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草地早熟禾

2022-07-03 06:50:46 百科资料

草地早熟禾(学名:Poa pratensis L.)是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状茎。直立,高可达90厘米,叶舌膜质,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顶端渐尖,蘖生叶片较狭长。圆锥花序金字塔形或卵圆形,分枝开展,小枝上着生小穗,小穗柄较短;小穗卵圆形,绿色至草黄色,含小花,外稃膜质,顶端稍钝,颖果纺锤形,5-6月开花,7-9月结果。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北美,中国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生于湿润草甸、沙地、草坡,从低海拔到高海拔500-4000米山地均有。

  • 中文名 草地早熟禾
  • 学名 Poa pratensis L.
  • 别称 六月禾、肯塔基
  • 族 早熟禾族
  •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发达的匍匐根状茎。秆疏丛生,直立,高50-90厘米,具2-4节。

  叶鞘平滑或糙涩,长于其节间,并较其叶片为长;叶舌膜质,长1-2毫米,蘖生者较短;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长30厘米左右,宽3-5毫米,顶端渐尖,平滑或边缘与上面微粗糙,蘖生叶片较狭长。

  圆锥花序金字塔形或卵圆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分枝开展,每节3-5枚,微粗糙或下部平滑,二次分枝,小枝上着生3-6枚小穗,基部主枝长5-10厘米,中部以下裸露;小穗柄较短;小穗卵圆形,绿色至草黄色,含3-4小花,长4-6毫米;颖卵圆状披针形,顶端尖,平滑,有时脊上部微粗糙,第一颖长2.5-3毫米,具1脉,第二颖长3-4毫米,具3脉;外稃膜质,顶端稍钝,具少许膜质,脊与边脉在中部以下密生柔毛,间脉明显,基盘具稠密长绵毛;第一外稃长3-3.5毫米;内秤较短于外稃,脊粗糙至具小纤毛;花药长1.5-2毫米。

  颖果纺锤形,具3棱,长约2毫米。花期5-6月,7-9月结实。

  染色体2n=50,56(Guzik 1984), 50,58,64,66(Partenov et Dmitrieva 1985)。

生长环境

  草地早熟禾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又具很强的耐寒能力耐旱较差,夏季炎热时生长停滞,春秋生长繁茂;是典型的冷季型草种,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湿地生长良好;根茎繁殖能力,再生性好,较耐践踏。

  草地早熟禾要求排水良好,质地疏松而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在含石灰质的土壤上生长更为旺盛,最适宜pH值为6.0-7.0。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北美,世界各地普遍引种栽植。中国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生于湿润草甸、沙地、草坡,从低海拔到高海拔500-4000米山地均有。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繁殖方法

  草地早熟禾在冷湿气候,肥沃的土壤,可发育成良好的天然草地。培植人工草地,种子微小(千粒重为0.02-0.026克);应在播种前岂年夏、秋季进行耕翻;精细整地。播种前后都要求镇压土地,保持土壤湿度,控制播种深度,保证出苗率。播种期:要因地制宜,温暖地区,春、夏、秋均可播种,最宜秋播,声季宜早;以备越夏和避免杂草竞争。高寒地区,春播宜在4—5月间,秋播可在7月;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作为草场,一般播种量每亩约0.5-0.8公斤,草坪育苗,播种量每亩约7—8公斤;但除育苗外,主要移植幼苗,一般不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草地早熟禾可用于一般绿化、运动场草坪、高尔夫发球台及球道。通常采用播种方式建植。由于种子细小,覆土深度不应超过0.5厘米;播种量以15-20克/平方米为宜。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约为10-15天,成坪较慢(约60天),苗期与杂草竞争能力差,常与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等生长迅速的草种混播。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多年生黑麦草的混合比例一般不应超过15%。草地早熟禾叶色浓绿,外观极美,养护时必须做到细致,应及时修剪(留茬3-6厘米)、施肥和浇水。如草地早熟禾生长年限较长,易出现草垫层,影响水、肥的渗透和空气的流通,从而导致草坪逐渐退化,这时可采用竖切机以2-3公分的间隔竖切,这样做既能改善地表的通透性,又能切断根茎,促进植株分蘖,使草坪持久。

  人工草地和人工混播草地亩产干草大致300-400公斤。灌水、施肥,特别施用氮肥,可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产量随栽培年限不同,约在第三年以后,产量开始下降。草地早熟禾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都较高,灰分含量少,当饲料接近成熟期营养价值降低。生长期间进行灌水和施用氮肥处理,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有明显的提高。草坪利用草地早熟禾也是温带地区广泛利用的优质、冷地草坪草,国内外用于草坪绿化占有很大的优势。发育的根茎,强大的分蘖力和青绿期长等良好性状,可以迅速形成草丛密、草层整齐的绿色草坪覆盖地面。一般移植的单株,三个月后,可以分生100条以上的新枝。经过五个月的生长繁殖,可以扩大达60*60平方厘米面积。90-115天可以覆盖地面。能耐寒,在北方冬季严寒,无雪覆盖的情况可以越冬。在12月,温度达-2-5℃时,始进入枯萎期。也能耐夏季干燥炎热达36-38℃的高温,可以生长良好。约在3月中旬返青,12月枯萎,青绿期可达九个月左右。经过一系列的选择改良,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选育的新品种,如梅里安(Merion)等,在我国北方广泛推广,成为草坪绿化的重要草种。主要用于铺建运动场、高尔夫球场、公园、路旁草坪、铺水坝地等是重要的草坪草。

病虫防治

  1、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后适时剪草,最好在夏孢子形成释放之前进行修剪,去掉发病叶片,修剪的残叶要及时收集清除。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P、K肥,适量施用N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减少草坪周围的树木和灌木,保证通风透光。

  3、化学防治: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锈病的特效药剂。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具体适用技术有2种:a.新建草坪播种时药剂拌种:每百公斤种子用三唑类纯药0.02-0.03g拌种。b.成坪草坪喷雾:在发病早期(以封锁发病中心为重点时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4、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并进行合理的混合种植。

主要价值

  为重要牧草和草坪水土保持资源,草地早熟禾是牲畜重要的放牧草。从早春到秋季,放牧采食的饲料常为幼嫩植物,营养丰富,马、牛,羊、驴、骡、兔都喜采食。对于马是最喜食和有完善价值的草。在种子乳熟期前,马、牛,羊喜食;成熟后期,茎秆下部变粗硬,适口性降低,上部茎叶,牛,羊仍喜食。夏秋青草期是牦牛、藏羊、山羊的抓膘草,冬季为马的长膘草,干草为牲畜优良的补饲草。对于禽类和猪的饲料,也都有良好的饲用价值。茎叶生长茂盛,叶片不易脱落,也用以调制干草,但成熟草的秆叶,调制干草,消化率降低。叶和花序占全株总重量的比重,约为34.82%。草地早熟禾耐牧性强,从春到秋可以放牧利用,能以保持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很显著。但适当的轻牧,或行延迟和轮牧,可以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在中夏或干燥炎热时期,牧草生长力下降,这时应当轻牧或限制放牧,过牧或重牧将影响新枝的发生和走茎的生长,影响草皮的形成。不断的割草和放牧,能促进走茎和新芽的发生,但过度放牧,将抑制新枝的正常发育。草地早熟禾喜肥沃的土壤,施肥,特别施用氮肥,能促进生长。灌水结合施肥,促进新枝发生,效果明显。天然草地的产草量一般不高,亩产干草140-175公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