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荀巨伯以德退敌

2022-07-09 14:31:03 百科资料

《荀巨伯以德退敌》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

作品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译文

注释

  (1) 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适逢、正巧赶上,正好遇见。

  (3) 胡贼: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4) 语:告诫,对人说。

  (5) 子:尊称,相当于"您"。

  (6) 败义:败坏道义。

  (7) 汝:你。

  (8) 止:停留不走。

  (9) 委:抛弃。

  (10) 相谓:相互议论。

  (11) 班军:退兵。

  (12) 获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13) 相视:看望你。

  (14) 一:整个。

  (15) 独止:一个人留下。

  (16) 无义:不懂道义。

  (17)还:撤离

  (18)既:已经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了病的好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要死的人了,你赶紧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败坏道义求得生存的行为,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友人有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却侵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的人都因此而得以保全。

所述道理

  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义气,不会因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义气是为了正当的事情,而主动愿意替别人承担危险,甚至不惜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气度,这也是"真"、"诚"的一种体现。一桩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可见"义"以及道德的强大感化力量。 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见证到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在生死关头还能不忘圣贤书所言,而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行为,更让我们学习到读书人笃行真理的精神。

作品寓意

  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作品相关

  "一郡尽空"的意思是整个城池的人都走了,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说明当时的局势,衬托出荀巨伯的舍生取义的精神。

参考书目

  1. 《新译世说新语》(三民书局)

  2.【解读经典】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3.《世说新语》(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4《当代学生》

文言知识

  说"贼" :"贼"是个多义词,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上文"值胡贼攻郡"、"贼既至"、"贼相谓曰"中的"贼",均指入侵中原地区的外族人。"贼"还可以解释为"强盗"、"作乱叛国为害人民的人",等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