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茅山书院

2022-07-14 00:57:06 百科资料

茅山书院,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北宋天圣二年(1024)创建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

  • 中文名称 茅山书院
  • 别名 金山书院
  • 始建 北宋天圣二年
  • 位置 今江苏句容茅山

概述

  茅山书院,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地点位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现已无存。

  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充书院经费。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在众多书院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事实上,除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历史上还曾有过六大书院一说,金坛的茅山书院就位列其中。只可惜,茅山书院的旧址早已无存,后人亦少有茅山书院的记载,近世茅山书院之名几乎销声匿迹。今日探究茅山书院之兴衰,既能体察中国书院历史的变迁,也可重温金坛崇文尚学的古风。

侯遗

  侯遗,字仲遗(《金陵诗徵》卷五。《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作仲逸),句容(今属江苏)人。隐居茅山,创书院,教授生徒,积十余年,自营粮食。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王随知江宁府,奏请於茅山斋粮所剩庄田内给三顷充书院赡用,从之。明弘治《句容县志》卷六有传。

诗词

  茅山书院

  宋侯遗

  精舍依岩壑,萧条自卜居。

  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

  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

  浮云苍狗纪一笑不关余。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宋巫伋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