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苯甲嘧菌酯

2022-07-05 04:03:14 百科资料

苯甲嘧菌酯是主要适用葡萄黑痘、霜霉、白腐,水稻纹枯的药品。

  • 药品名称 苯甲嘧菌酯
  • 别名 阿米妙收,凯典
  • 主要适用症 葡萄黑痘、霜霉、白腐,水稻纹枯、稻瘟等
  • 是否纳入医保 否

产品信息

  苯甲·嘧菌酯 

  商品名:菌无踪 阿克泰

  成分含量:苯醚甲环唑125克/升 嘧菌酯200克/升

  毒性: 低毒.

  包装规格:20ml×300瓶 100ml×40瓶 200ml×20瓶

  优点: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而成,剂型先进,易吸收,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炭疽病、疫病、蔓枯病

  主要厂家:  先正达公司   武汉久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功能特点

  本品是最新研制的高科技复配的杀菌剂,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而成,剂型先进,易吸收,对作物安全性高,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高效、广谱且低毒环保,是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最佳选择。它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能控制治疗丝核菌、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白粉菌科 ,锈菌目、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等大多数病害,如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纹枯病,白腐病、锈病、黑星病、旱疫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等。特别是西瓜炭疽病,蔓枯病有特效。另外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用法用量:叶面喷施稀释1000—1200倍液

  苯甲嘧菌酯登记作物:西瓜 蔓枯病  番茄 炭疽病 

应用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应用:

  苯甲嘧菌酯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选用325克/升苯甲嘧菌酯12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好。  

  A: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在西瓜上面的应用: 

  一、育苗期病虫害预防方案    1. 苗床土配制与消毒:           

  取没有种过蔬菜的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匀,并按每一立方米苗床土中加入杀菌剂金雷或者杀毒矾100克的比例一起过筛混匀。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后用杀菌剂适乐时200-300倍液喷洒苗床表面,对预防死苗有非常好的效果。        

  2. 从出苗到移栽前的喷药:           

  从西瓜幼苗长出第一片心叶时用达科宁600倍液喷雾(达科宁特别适合于幼苗期和开花期使用,由于其不含金属离子,因此对作物安全,不烧苗,不烧花),隔10天喷施一次,可以预防幼苗生长期的大多数真菌病害。   

  防治苗期蚜虫和白粉虱,采用久农苯甲嘧菌酯1500-2500倍液灌根的办法,一次用药可以 使幼苗20-30天带毒,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苗期的蚜虫和白粉虱危害,

  同时久农苯甲嘧菌酯还有非常明显的壮苗作用。防治蚜虫和白粉虱是控制病毒病的关键. 

  移栽前1-2天用药:采用金雷,适乐时,阿克泰各1500倍液 的“三合一药液”喷淋或者灌根幼苗,用阿米多彩600倍液叶片喷雾。“三合一药液” 灌根可以起到防治多种根部病害(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等),控制蚜虫白粉虱,预防病毒病和壮苗的四重功效,叶片喷雾能够预防叶片上可能发生的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叶枯病等多种重要病害。 

  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1∶2混配时效果最佳,对西瓜尖孢镰刀菌、瓜类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220.81和242.64,对孢子萌芽的CTC分别为282.73和547.56。该配比的混剂在温室与大田施用浓度为0.12gai/L时效果最好,对西瓜炭疽病,温室中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78.20%和73.00%,大田2次与3次施药防治效果分别为76.48%和76.32%;对西瓜枯萎病,温室中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79.16%和83.33%,大田使用2次与3次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7.27%和71.43%;大田施用时,西瓜的VC含量、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分别提高51.16%、13.64%、15.45%和22.58%。     

  苯甲嘧菌酯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和抗药性风险,试验结果如下:  

  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来自陕西、山西、山东和甘肃等全国不同省(市)的48株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对48株苹果树腐烂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000141μg/ml~0.193μg/ml,平均值为0.035μg/ml。菌株HNXX47的EC50值显著高于其它菌株。其EC50值为0.193μg/ml,RF= 5.96。  

  2.苯醚甲环唑对苹果树腐烂病菌三个种的EC50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种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的敏感性存在差异,V. malicola最敏感,EC50值为0.014μg/ml;V. mali次之,EC50值为0.037μg/ml;V. persoonii敏感性最低,EC50值为0.059μg/ml。  

  3.苯醚甲环唑对不同地域来源的苹果树腐烂病菌的EC50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地域来源对该病原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  

  4.对苯醚甲环唑抗性菌株HNXX47的适合度检测结果表明:其菌丝生长速率

  和致病力显著低于敏感菌株;对HNXX47进行继代培养,比较第0、3、6、9代之间的EC50发现,HNXX47继代培养9代后的EC50值与原始代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抗药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5. 48株苹果树腐烂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 EC50值范围为0.051μg/ml ~0.248μg/ml,平均值是0.155μg/ml。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抗性菌株,但是嘧菌酯对该病原菌的EC50值明显高于苯醚甲环唑,说明该病原菌对苯醚甲环唑较嘧菌酯敏感。  

  6.嘧菌酯对苹果树腐烂病菌三个种之间的EC50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种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V. malicola最敏感,EC50值为0.106μg/ml;V. mali次之,EC50值为0.161μg/ml;V. persoonii敏感性最低,EC50值为0.214μg/ml。  

  7.比较嘧菌酯对不同地域来源的苹果树腐烂病菌的EC50,发现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菌株的地域来源对该病原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  

  C: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在马铃薯上面的应用:  

  田间试验评价了混合物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质量比为1∶1、2∶1、3∶1、4∶1、5∶1、1∶2和1∶5的混合物对抑制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其中配比1∶2的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2.05,但该配比混合物对抑制分生孢子萌发仅表现为相加作用。同时证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效显著。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洗脱液为正己烷:丙酮=9:l。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香蕉和土壤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两种物质在0.05~2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3和0.9994。在香蕉果、肉和土中的最低检测浓度皆为0.05mg

  /kg,最小检出量为0.05ng,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4%~107.4%和93.4%~106.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7%~7.80%和1.40%~5.84%。 

作用机理

  嘧菌酯可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而且抗早衰,有增产功效,苯醚甲环唑能抑制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加在一起绝对是一个绝配!

注意事项

  本品属于低毒农药,但使用时仍需按《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

  使用时请勿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

  发病初期进行喷药效果最佳,施药安全间隔期为5-7天

  下雨时不能喷药,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要重喷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