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芯菜

苦芯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是一种药食兼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
- 中文名称 苦芯菜
- 别名 山苦菜
- 界 植物界
- 科 菊科
- 种 苦芯菜
形态特征
苦芯菜,菊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中空,具乳汁;基部无毛,顶端及中上部或具有稀疏的腺毛。叶互生;长椭圆状广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3~6厘米,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边缘具不整齐的刺状尖齿;基部叶有短柄,茎上叶无柄、呈耳廓状抱茎。头状花序数枚,顶生,直径约2厘米。总苞圆筒状,长12~15毫米,基部具有脱落性的绢状毛,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具疏生的长毛;花全部为舌状,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深裂。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扁平,每面除有3条明显的纵纹外,并有粗糙的横纹,成熟后红褐色。冠毛白色,细软。花期4~6月。生长于路边及田野间。
属菊科。从外形上看,苦菜茎直立,叶呈披针形或圆形,通常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齿。头状花序顶生,花冠紫色,故称紫花树荣苦菜。
分布范围
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治疗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症状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树荣苦菜对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肠胃炎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肠胃不好的根源在胆。胆囊炎会引起肠胃方面的问题。胆囊炎导致胆汁返流至胃部,胆汁中的胆盐与胃酸作用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的损伤,产生胃的诸多疾病。
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的根源在胆,脂肪或胆固醇代谢异常,继而产生血压的异常,而胆囊炎会导致胆汁代谢减少。所以只有调理胆,才能恢复异常的血压。
治疗肝炎
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但凡肝脏不好的患者,基本是胆囊患有炎症所致,肝脏功能好坏取决于胆囊的收缩功能正常与否。胆汁是肝分泌的,毒素是肝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如果胆不好,胆汁和毒素就会滞留肝内,肝虽然制造胆汁分解毒素但不能储存胆汁和毒素,虽然肝脏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但是胆汁和毒素停留在肝脏久了,就导致肝脏自身的合成元素胆固醇和脂肪就会被胆汁糜化分解,毒素再进一步侵蚀,肝脏器官局部受损,进而出现肝脏的血液、糖分代谢及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情况,就会出现肝发炎、脂肪肝、血糖异常、免疫力下降、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改善失眠多梦
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也。胆不好还会导致失眠多梦,胆小怕事,心烦气躁等。所以只有调理胆,才能改善正常睡眠状况。
作用功效
疏肝利胆、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清热解毒,便秘、肠胃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心脏病,肝炎,痔疮,失眠多梦等治疗。《内经.素问》: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
用法用量
内 服:树荣苦菜煎汤、打汁或研末,须与红糖同饮平衡寒热。
附效验方
①治胆囊炎:取树荣苦菜若干、红糖适量。煮汤喝;②治肠胃炎:用法同上,需服用3个月左右;③治肝炎:用法同上,需要六个月左右;④治失眠多梦:用法同上,需要一周左右;⑤治心脏病:用法同上,需要3个月左右。
生长区域
据研究,树荣苦菜虽然是天然的野生的东西,其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其产地必须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地方。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和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使得它的产量逐年减少,但是由于它的药用价值很高,所以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话" 灌南紫花草难采,苦菜苦口香在喉"。苏北平原新天府之都的灌南,正好满足它的生长条件,该地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良好的生态为树荣苦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环境。
苦菜红糖汤
1、 把树荣苦菜分成八小等份,取出其中一份,其余晾干备用;
2、 把取出的树荣苦菜洗一遍,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
3、 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树荣苦菜汤置入冰箱保存;
4、 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红糖放入杯内,把烧好的树荣苦菜汤 倒入杯中充分搅拌,待温时喝下,红糖(最好是百货店里散装深颜色的普通红糖)加两三勺。
5、 饭后30分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