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苦职

2022-06-28 17:44:42 百科资料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多分枝,具棱角,分枝纤细,被短柔毛或后来近无毛。

  • 中文名称 苦职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 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多分枝,具棱角, 分枝纤细,被短柔毛或后来近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稍偏斜,全缘至有不规则的牙齿或粗齿,近无毛或有疏柔毛;叶柄长1-5厘米。花单生,花梗长0.5-1.2厘米,纤细,被柔毛。花萼被柔毛而以脉上较密,长4-5毫米,5中裂,裂片长三角形或披针形,边缘密生睫毛;花冠淡黄色,阔钟状,长4-6毫米,直径6-8毫米,不明显5浅裂或者仅有5棱角,边缘具睫毛,喉部有紫色斑纹或无斑纹。花药长1-2毫米,淡黄色或带紫色。果萼卵球状或近球状,直径1.5-2.5厘米,有明显网脉和10条纵肋,薄纸质,被疏柔毛,淡黄色;浆果球状,直径约1厘米。种子扁平,圆盘形,直径约2毫米。花果期5-12月。

苦职

  【形态性状】: 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茎斜臣或直立,多分枝,有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圆形,长约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锯齿;叶柄长可达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萼钟状,长约5毫米,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或近三角形,端尖;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5~7毫米;雄蕊5,花药矩圆形,纵裂;子房二室,花柱线形,柱头具不明显的两裂片。

生长环境

  常见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

分布范围

  见于云南西南及东南部。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和美洲也有分布。【主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苦职

主要价值

  【药品名称】: 苦职

苦职花

  【拉丁名】: Physalis pubescens L.

  【别名】: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

  【分类】: 茄科植物

  【药用部位】: 全草

  【采制】: 采收:夏季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含酸浆果红素,即玉蜀黍黄素二棕榈酸酯。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 清热,利尿,解毒。

  【主治】: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龈肿,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疥,疔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