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的蝇类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等。
- 中文名 苍蝇
- 学名 fly
- 别称 乌蝇、青蝇
- 二名法 housefly
- 界 动物界
概述
中文名:苍蝇 cāng yíng
英文名称:Fly
在生态系中,苍蝇的幼虫扮演动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
种群分布
分布全世界。
形态特征
苍蝇属双翅目,体型有小型到中型,触角短于头部和胸部的总长,仅 3 节,末节末端有节鞭或末节背面有一根羽状刚毛,称触角芒(arista)。复眼2 只,单眼3 只。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退化为平衡棒(halter),隐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
不被细菌感染
苍蝇有独特的消化道。当它们吃了带有多种病菌的食物后,能在消化道内进行快速处理,迅速摄取有营养的食物并及时将无用的糟粕、废物及病菌排出体外。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只有 7~11 秒,因而大多数细菌在进入苍蝇体内后,还来不及繁殖就已经被排出体外了。
物种详解
苍蝇以前翅发达,后翅退化成平衡棍的主要特征,区别于其他昆虫。头部有一对圆圆的复眼,两眼之间距离的远近是识别雌雄蝇的标志。两眼距离较远的是雌蝇,两眼距离较近的是雄蝇。头部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触角,是苍蝇灵敏的嗅觉器。
生长过程
苍蝇为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雌虫将卵产于腐肉或粪便等腐败有机物上,幼虫孵化后以这些腐败物为食。某些种类的苍蝇卵胎生,例如麻蝇。

卵
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 1mm。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 8~24 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 13℃ 以下不发育,低于 8℃ 或高于 42℃ 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 时,20 小时;25℃ 时,需 16~18 小时;28℃ 时,需 14 个小时;35℃ 时,仅需 8~10 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 75~80% 时,孵化率最高;低于 65% 或高于 85% 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幼虫
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 龄幼虫体长 1~3mm,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 2 龄,长 3~5mm,有前气门,后气门有 2 裂。再次蜕皮即为 3 龄,长 5~13mm,后气门 3 裂。蝇蛆体色,1~3 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 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幼虫其头咽骨,后气门片,后气门裂,腹末小突是分类鉴定常用特征。三龄幼虫头小,口钩爪状,左右不对称。
蛹
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 5~8mm。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
成虫
体长 5~8mm,灰褐色,复眼无毛,暗红色,雄蝇额宽为眼宽的 1/4~2/5;雌蝇额宽几乎等于一侧复眼宽度。触角灰黑色,短扁,触角芒短,基部粗大,背腹两面有羽状毛,一直到达芒尖,下颗须棕黑色。口器舐吸式,外观可见到一个粗短的喙,由三部分组成,基喙呈倒锥状,中喙粗短呈筒状,端喙发达分成两瓣,即称之为唇瓣;喙可自由伸缩。中胸盾板有 4 条黑色纵条纹,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纤毛,腋瓣上肋前、后刚毛簇均无,下侧片在后气门前下方有毛。翅透明,翅脉棕黄色,前缘脉基鳞黄白色,第四纵脉末端向前急剧弯曲成折角,其末端与第三纵脉末端靠近。足黑色,有灰黄色粉被,腹部椭圆形,黄色,在基部两侧尤明显,腹正中有宽的黑色纵条,腹部第一腹板具纤毛。苍蝇有 6 条腿(3 对),前面一对相当于人、袋鼠、猴子、熊、熊猫等等哺乳类动物的前肢,后面两对是支撑、发力的大腿,相当于人、袋鼠、猴子、熊、熊猫等等哺乳类动物的后肢。

3 龄期蝇成熟后,即趋向于稍低温的环境中化蛹。但低于 12℃ 时,蛹停止发育;高于 45℃ 时,蛹会死亡。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蛹期相应缩短。16℃ 时,需要 17~19 天;20℃ 时,需要 10~11 天;25℃ 时,需要 6~7 天;30℃ 时,需要 4~5 天;在 35℃ 时,仅需 3~4 天,此为最佳发育温度。蛹的特性是比较耐寒。据试验,家蝇蛹在温度 1℃、环境湿度 85% 的冰箱中冷藏 4 天后返回正常室温,羽化期仅比正常蛹期最迟 1 天;在上述环境下冷藏 3 天,并不会降低其羽化率。
蝇蛆环境要求
湿度:1~2 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 61~80%,最佳湿度为 71~80%。3 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 61~70%,超过 80% 便不能正常发育。可见蝇蛆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湿度,但并非越高越好。在生产实践中,适宜的湿度为 65~70%;低于 40%,蝇蛆发育停滞,化蛹极少,甚至导致蝇蛆死亡。

食物:蝇蛆的重要生态之一就是食杂性,而且在栖息处就地取食。有人曾在 1.5㎡ 的猪粪中发现蝇蛆和蛹多达 7.64 万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以至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蝇蛆喜摄入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数量、质量、发酵温度以至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效果。3 龄期蝇蛆发育成熟后即停止摄食,在低温 15~20℃ 和低湿的条件下,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泥土疏松处化蛹。有人曾在某酒厂院内墙根的水泥地面破损处缝隙中发现成千上万只家蝇的蛹。
通气:空气流通有利于蝇蛆的生长发育。在垃圾堆里,蝇蛆常分布于具有较大空隙的墙角、墙根处。掌握上述蝇蛆的生长特性,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对于提高蝇蛆养殖效益大有裨益。
蛹期环境要求
湿度:据试验,适宜蛹发育的最佳培养料湿度为 45~55%,高于 70% 或低于 15%,均会明显影响蛹的正常羽化。如果蛹被水浸泡,时间越长,蝇蛆化蛹率越低,蛹的羽化率也下降。有人曾从液体垃圾中捞到 1000 个蝇蛹,转入干燥环境后,结果 1 个也未能羽化为成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培养蝇蛆的养分不足,蝇蛆在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而勉强化蛹,这种蛹也一样能够孵化成成蝇,但这种成蝇 95% 以上都是雄性,只吃食物不产卵,10 天左右全部死亡。所以,用来留种化蛹的蝇蛆,一定要用充足的养料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它们的雌性比例就越大。只有雌性种蝇多了,产卵量才有保障,产量才会稳定。
成蝇: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几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刚从蛹内羽化而出的家蝇,体壁柔软,淡灰色,双翅尚未展开,额囊没有回缩。稍后两翅伸展,表皮硬化且色泽加深,1~1.5 小时后,两翅方能飞翔。在 27℃ 的条件下,羽化后 2~24 小时成蝇才开始活动、摄食。
生态习性
交配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 5~6 次,每次产卵数约 100~150 粒,最多可达 300 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 10~12 代。

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 18~24 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 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清晨的 5:00~7:00。灵敏的嗅觉、性外激素和视觉,均是促进雌雄蝇交配的重要因素。一对正在交配的家蝇,可以久驻一处,一同爬行,双飞翔,有效交配时间长达 1 小时。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雄蝇的精液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 2~3 周使蝇卵不断受精,而不必与另一只雄蝇交配。这在其他昆虫中是罕见的。这正是苍蝇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产卵
产卵的高峰期在每天的17:00~19:00。雌蝇的产卵前期(即从羽化至首次产卵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在15 ℃时平均为9 天,在35℃时仅需1.8天,在15℃以下时不能产卵。交配后的雌蝇常爬入人畜粪便等孳生缝隙中,伸出产卵管在孳生物深处产卵,以利卵粒得到充分保护。

苍蝇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据观察,实验室中的家蝇每批产卵100粒左右,1只雌蝇终生能产卵10-20批,总产卵量达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蝇一生也能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每批产卵量约100粒,终生产卵量为400~600粒。即使在华北地区,家蝇一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200个后代,则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
食性
苍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们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麻蝇则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它们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性。据研究,雌蝇若单纯供给水、糖及碳水化合物,虽能生长,但卵巢不能发育、产卵;惟有加喂蛋白质食料或多种氨基酸,才能正常产卵。若采用蜂王浆喂饲雌性家蝇,能缩短产卵前期,提高产卵量。
苍蝇的食性很杂,香、甜、酸、臭均喜欢,它取食时要吐出嗉囊液来溶解食物,其习惯是边吃、边吐、边拉。有人作过观察,在食物较丰富的情况下,苍蝇每分钟要排便4~5 次。
苍蝇在吃食的同时也会吃进对自己不利的细菌,因此"边吃边吐"的方法有助于迅速排除细菌。一般苍蝇从进食处理、吸收养份一直到将废物排出体外,只须 7~11 秒。遇上具有快速繁殖能力的细菌时,苍蝇的免疫系统就会发射 BF64、BD2 两种球蛋白,一旦与细菌接触,就会发生"爆炸",与细菌"同归于尽"。这两种球蛋白的发射总是一前一后,成双成对,从不错乱。
值得指出的是,BF64、BD2 的杀菌能力要比青霉素强千百倍。如果能提取苍蝇体内的 BF64、BD2 用于人类治病,那将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寿命
影响苍蝇寿命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食物和水。温度 25℃~33℃、空气湿度 60~70% 最佳。
雌蝇要比雄蝇活得长,其寿命为 30~60 天;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达 112 天。在低温的越冬条件下,苍蝇可生活半年之久。
一只苍蝇的寿命在盛夏季节可存活 1 个月左右。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它的寿命可延长 2~3 个月,低于 10℃ 时它几乎不能进行活动,寿命更长些。普通的苍蝇的成虫寿命是 15~25 天,如果连它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内,它的寿命则是 25~70 天。
活动特点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 4~7℃ 时仅能爬行, 10~15℃ 时可以飞翔,20℃ 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 时尤其活跃,35~40℃ 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 ~47℃ 时致死。
苍蝇善于飞翔。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 6~8km,最高每昼夜飞行 8~18km。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 100 ~200m 范围内活动,大都不超过 1~2km。
起飞时的飞行特点:苍蝇在起飞的启动阶段,总是通过中足和后足的"蹬地"动作弹跳,在 0.03 秒的时间内离地并展开翅膀。苍蝇的飞行路线与地面的角度常常小于 40°,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出现接近垂直的起飞倾角,不过在离地 10mm 后又会转为倾斜角度。
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 0℃ 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和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 5℃ 以上,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生态重要性
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苍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疾等疾病。
临床医学上,活蝇蛆可接种于伤口之中,起杀菌清创。
富含蛋白质的蝇蛆,由于粗蛋白质含量高达 60% 以上,其蛋白质高于人类大量使用的鱼粉,蝇蛆体内更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是重要的饵料、饲料,可工厂化生产。

种类





习性与特征
食物偏好和觅食方法
蝇为杂食性昆虫,常见的种类则多偏好甜食或腐食,如:食蚜蝇与寄生蝇喜欢访花吸蜜;果蝇与果实蝇喜欢食水果或腐果;丽蝇、家蝇与肉蝇则偏好腐肉与粪便。
粗大且类似象鼻的舐吸式口器,是大部分蝇用来舐食液体食物的利器。舐食之前,很多蝇会先分泌消化液,溶解食物中的养分,再舐食吸收。
栖息地环境
蝇的栖息环境(栖息地)与其食物偏好有密切的关系。
食蚜蝇常在花丛附近盘旋,而嗜食腐肉、粪便是肉蝇与丽蝇则是垃圾堆填区的常客。
由于家蝇、丽蝇、肉蝇等蝇经常于人类的食物与污物之间来往觅食,因此成了传播细菌、流行传染病源的元凶。
幼虫习性
食蚜蝇的幼虫专门捕食成群危害植物健康的蚜虫或介壳虫,对抑制害虫有非常大的贡献。寄生蝇幼虫会寄生在蝴蝶、蛾幼虫的体内,成熟后再钻出寄主体外化蛹,造成寄主死亡,无形中减低了农作物受害的机会。果实蝇的雌蝇常在果园或农田的果实上产卵,好让幼虫寄居果实生长,但也使这些果实丧失食用价值,造成经济上严重的损失。
不过,这些不同的苍蝇,并不是全都对人类有害,有些种类对人类还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生长环境
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 27~30℃。8~12℃ 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 5℃ 时,3~5 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 35℃,零下 1~2℃ 停止活动,零下 5~6℃ 死亡,当温度过高 45~55℃ 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 30~35℃ 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 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 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 10 小时以上。
危害
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饮具.苍蝇吃东西时,先吐出嗉囊液,将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边吃、边吐、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了出来,污染它吃过的食物,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就会得病.霍乱、痢疾的流行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与苍蝇传播直接相关,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若没有它,人类将身陷腐臭之地.

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不断增多,一些养殖场由于不注意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再加上又离居民区较近,使得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导致了有害生物的滋生,比如苍蝇的危害就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居家预防
- 生活垃圾用塑料袋装好,日常日清,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勿使苍蝇接触产卵。
- 垃圾桶(箱、车)必须加盖,及时清运。
- 及时消除房前屋后、单位内外的垃圾和卫生死角。
- 饮食店、摊点和有食品存在的地方,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 城区内居民禁止饲养家禽、家畜。
- 不要用鸡、鸭、鱼的内脏、骨头做肥料。
- 宾馆、饭店、酒家要有完善的防蝇灭蝇设施,垃圾密闭,及时清运。
- 可以利用天敌防治。例如:蜘蛛、壁虎等等!
食物法


- 食醋驱蝇法-在室内喷洒一些纯净的食醋,苍蝇就会避而远之。
- 桔皮驱蝇法-将干桔皮在室内点燃,既可驱逐苍蝇,又能消除室内异味。
- 葱头驱蝇法-在厨房里多放一些切碎的葱、葱头、大蒜等,这些食物有强烈的辛辣和刺激性的气味,可驱逐苍蝇。
- 西红柿驱蝇法-室内放一盆盆栽西红柿,能驱逐苍蝇。
- 残茶驱蝇法-将残茶叶晒干,放于厕所或臭水沟旁燃烧,不仅能驱逐蚊蝇,还可除去臭气。
居家灭杀
- 最原始:用苍蝇拍把苍蝇拍死。这种方法灭蝇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操作人的技术。优点:成本低。缺点:灭蝇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灭蝇人技术;会产生污染。新出现的电子灭蝇拍,它克服了传统苍蝇拍会产生污染的缺点,但是灭蝇成本却升高了。
- 最快:杀虫剂灭蝇。市售的灭蝇剂有胃毒剂、触杀剂两种。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灭蝇的同时会污染环境,尤其是胃毒剂,不适用于有食品生产的食品厂和有药品生产的制药厂。
- 昼夜不停之紫外灯诱杀。苍蝇属于趋光性动物,尤其对紫外线敏感,利用这种特性,人类发明了紫外线诱杀灯,紫外灯外面的电网可使苍蝇遭电击而死。优点:无污染;可昼夜灭蝇。缺点:会产生火花,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所。
- 最安全:安放粘蝇纸。当苍蝇误撞或落下停歇时使之被粘住而无法活动。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苍蝇较多又不需要严格灭蝇的地方。
- 坚壁清野。苍蝇寿命最长为 15 天,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食物,很快就会死掉。所以把所有食物都妥善保存,处理好垃圾,这本身对苍蝇就是致命的打击。
- 撒手锏-湿抹布灭蝇。抹布沾水扔出后动能较大故射程较远,加之抹布覆盖面积大,又增加了命中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练习者扔出的抹布将成为苍蝇的噩梦。
- 粘捕式灭蝇灯:集合了第三种和第四种灭蝇灯的特点,选用黑光灯管最有效的灯光频率吸引苍蝇等飞虫飞入灯盒内,被预先内置的抗紫外线粘胶板粘住,整个过程没有噪音,没有气味,高效隐蔽,安全无毒无污染,是市场上普遍认可的产品。
- 最环保最直接:可以直接用手拍死苍蝇。由于苍蝇的起飞角度是与他它所在平面成 30°,苍蝇对小气流感觉十分灵敏,直接从上往下拍,往往不能奏效,可选择横拍方式。选择有苍蝇降落的平坦地方,双手成鼓掌姿势,悄悄接近苍蝇,掌心相距 40cm 左右,双手小拇指连线距离苍蝇 4~7cm,双手掌心连线中点部分和苍蝇在一条铅垂线上,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命中率,准备好之后迅速合拢双掌,苍蝇即可被消灭在手中。经过 30 次左右的实战练习可以掌握此灭蝇法,如果长期使用此法,命中率可达 70% 以上。用此法拍死苍蝇后需要及时洗手消毒。
措施分类
控制苍蝇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综合使用三种方法。
- 物理方法。在畜禽场内使用的物理方法就是及时地清除粪便。清除时应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畜禽粪便干燥。搞好畜禽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妥善处理清除的粪便,及时拉走或发酵。畜禽场的废旧垫料和病死畜禽也要妥善处理。
- 生物学方法。控制苍蝇的生物学方法就是在粪便中培养苍蝇的天敌。苍蝇的天敌包括甲虫、螨和黄蜂等。在自然情况下,粪便中苍蝇的天敌较少。干燥的畜禽粪有利于苍蝇天敌的发育,我们可以定期在畜禽舍的粪便上投放苍蝇的天敌。
- 化学药物法。化学药物是控制苍蝇的最有效武器。化学药物不仅可以杀死成蝇,也可以杀死蝇卵和幼虫。化学药物分为杀幼虫剂和杀成虫剂:
杀幼虫剂:高效杀幼虫剂主要作用于苍蝇发育过程中的幼体阶段,施药 2 个星期后才能看到效果,这类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畜禽粪便上或喷洒在清除粪便后的地面上。国内杀灭蝇幼虫的杀虫剂有有机磷类:杀螟松、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氨基甲酸酯类:有苯二威;昆虫生长调节剂:有伏虫脲等。但由于掌握杀虫时期以及价格等关系,目前国内实际上很少用。另外,国内外也有通过饲料途径控制苍蝇的杀虫剂出售,如环丙氨嗪预混剂,在饲料中添加此药,用于控制畜禽栏舍内蝇幼虫的繁殖。
杀成虫剂:杀成虫剂可以快速杀灭苍蝇,但不是控制苍蝇的标准方法。经常使用的杀成虫剂分为以下几类:有机氯类:三氯杀虫酯;有机磷类:杀螟松(乳剂,可湿性粉剂)、倍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马拉硫磷(乳剂,可湿性粉剂);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混合;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
杀成虫剂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 蝇类停留面施药:在蝇类喜欢停落之处施药。将杀虫剂用常量喷洒或涂抹、粉刷,使杀虫剂有效成分按一定剂量均匀地附着在蝇类停留面上,当苍蝇爬行或栖息处理过的表面时,可以接触吸收杀虫剂中毒而死亡。
- 空间喷洒:用杀虫气雾剂或弥雾剂进行空间喷洒,使苍蝇直接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适用于快速杀灭蝇类。
- 毒蝇绳(条索):利用家蝇在室内喜欢停留在绳索悬挂物上的习性。用棉绳、麻绳等浸泡在有机磷或长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待绳索吸饱药液后,取出晾干,悬挂在栏舍等处的屋顶或天花板上。
- 毒饵:毒饵是简便、经济、速效、易行的蝇类防治方法。数小时之内常可出现奇迹般的效果:对敌敌畏等产生抗性的苍蝇,因药物进入的途径不同,能被 0.1~0.2% 敌百虫糖水毒饵所控制。除混合食物性饵料作为毒饵外,还有液体毒饵、粘胶毒饵、颗粒毒饵等,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
- 将1/300浓度的洗涤精300ml加入l两瓣大蒜挤出的汁混合摇匀装入喷瓶,直接喷向苍蝇,苍蝇会失去飞行能力,连续喷出洗涤精混合液会严重损害苍蝇的神经系统,最后苍蝇因神经系统损毁而死亡。
注意:家中有了老鼠,人们常常会用鼠药灭鼠,讨厌的老鼠不再捣乱了,就会将灭鼠的事忘记了。但 1~2 个星期后,不断出现苍蝇会提醒你,赶快去寻找死鼠。所以灭鼠后要在角落中寻找鼠尸,并将鼠尸用塑料袋包装好,再处理掉。
苍蝇搓脚原因:
脑部研究
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借助一台显微镜观察了一只果蝇的大脑。他们在观察一个甜面圈型大脑区域中的神经元活动时,发现神经元活动与苍蝇的朝向是相匹配的。

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方向辨识细胞,但是这是首次在苍蝇大脑内发现类似细胞。关键是,这种指南针一样的大脑活动不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通过屏幕展现运动环境)出现,而且在黑暗中也同样存在。
在苍蝇大脑中新发现的"罗盘",其工作方式更像哺乳动物中的方向辨识细胞,方向辨识细胞会根据周围环境中的地标为动物快速建立一种方向系统。
Jayaraman 博士和他的同事 Johannes Seelig 创建了一个试验系统,他们对试验所用的苍蝇进行了操控,这样当它的脑细胞活动时就会发光。他们把苍蝇粘到一根金属棒上并且进行固定,然后借助一台强大的激光显微镜观察它的大脑。
研究发现,苍蝇与哺乳动物的状况有所不同,哺乳动物大脑内的这种方向辨识细胞似乎相当分散,而苍蝇的大脑罗盘似乎集中在一个被称为椭球体的特定区域。这意味着研究人员们能够放大这个区域并且观察大脑罗盘的运行。
饲养
苍蝇的饲养方法多种,现介绍用塑料大棚养苍蝇,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大棚中设置立体纱网,在网中养苍蝇;另一种是在大棚中散养,在大棚中堆放一定量的草秸、草绳,视每架大棚为一笼,这种办法较前面的那种方法投资大,占地面积大,饲养密度小。在大棚里设纱网的养殖方法,一般搭建长 20m,宽 4m,低墙高 2m,高墙高 3m 的塑料大棚,纱网设 3 层。
选择红头苍蝇作为养殖品种,红头苍蝇是农家厕所中常见的头为红色、背为亮绿色的那种,各地对其叫法不一,由于它的头为红色,所以我们称其为"红头苍蝇"。
成蝇的饲养方法:
饲养笼:笼架大小为 50×50×50cm,其上系有同样大小的纱网,纱网一侧的一端到中央为直径 20cm 左右、长 33cm 的布袖,以便取放苍蝇和更换食料。
饲养皿(直径 7~9cm),盛放砂糖供成蝇取食,或其内放一块吸饱水的泡沫塑料,为成蝇提供水源,也可以用以诱卵。
成蝇每笼养殖 8000~10000 只。无论是刚刚采集到的成蝇种或羽化后的成蝇,都要及时供给砂糖和水,以防饥饿死亡。成蝇一生产卵 3~5 次,最多达 10 次,每次产卵 100~150~300 个不等。
幼虫的饲养方法:
先将饲料置于饲养盒中,厚度以不超过 4cm 为好,后将诱集到的蝇卵(一日龄幼虫)用接虫铲慢慢放入饲养盒中的饲料上,幼蛆即可慢慢分散开并钻入饲料,幼虫吃饲料时,一般自上而下,如盒中湿度、温度大或饲料不足、虫口密度过大等,致使幼蛆向外爬,饲养人员要随时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如:添料或降温、降湿等。
有关作品文学
鲁迅《战士和苍蝇》,齐白石作品《苍蝇》,朱宣咸版画《打苍蝇》,横光利一小说《苍蝇》,莫言短篇小说《苍蝇门牙》,北大剧社《苍蝇》,《冬天的蝇》-永井荷风,《蝇王》-威廉·高丁。
电影
《变蝇人》
趣闻-纸币上苍蝇
一般人提到苍蝇,都会产生一 种厌恶感。然而,澳大利亚面额为 50 元的纸币却印有苍蝇的图案。澳大利亚人视苍蝇为"宠物"。是因为这种苍蝇与其他国家的苍蝇不同。它们多以森林为家,以植物汁液为食,不带任何病毒及细菌。这种苍蝇个头大,整个躯体及翅膀呈柔美的金黄色,飞时也不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因此,澳大利亚对本国苍蝇的评价为:美丽、干净、可爱。苍蝇已成了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之一,每年能换回大量外汇。在悉尼、布里斯班两大港口,每月都有大批装满苍蝇的集装箱运往国外,供世界上各大学、科研单位教学和研究之用,也可供钓鱼爱好者作为鱼饵,供养鱼场作为饲料等。

摘自《大河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 年 10 月 21 日第四版)
口器

属于舐吸式:上下颚均退化,仅余 1 对棒状的下颚须;下唇退化为长的喙,喙端部膨大成 1 对具环沟的唇瓣。喙的背面基部着生一剑状上唇,其下紧贴一扁长的舌,两相闭合而成食物道。
《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凌云郑光美 主编
第 5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