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美人蕉

花叶美人蕉(学名:Canna glauca L.)美人蕉的变种,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矮生,植株高50~80cm,有粗壮根状茎,叶宽椭圆形,互生,有明显的中脉和羽状侧脉,镶嵌着土黄、奶黄、绿黄诸色。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中文学名 花叶美人蕉
- 拉丁学名 Canna glauca 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科 花盆科
形态特征

花叶美人蕉是美人蕉的园艺变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矮生,植株高50~80cm,有粗壮根状茎,叶宽椭圆形,互生,有明显的中脉和羽状侧脉,镶嵌着土黄、奶黄、绿黄诸色。顶生总状花序,花10朵左右,红色,较陆生美人蕉的花略小。花期7~10月份,全年绿色期约240天。
花叶美人蕉为近年新引进的美人蕉品种之一。和美人蕉一样,它长势强健,病虫少,花期长,更可贵的是它植株低矮,高仅50厘米左右,很适合盆栽欣赏;而且,它的平行脉呈金黄色,在卷而欲舒的新叶上,若彩妆翠袖嵌上了金线,一派娇态芳姿,惹人怜爱。
生长分布
花叶美人蕉与普通美人蕉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生性强健,适应性强,喜光,怕强风,适宜于潮湿及浅水处生长。
我国南北均有栽培。原产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
栽培技术
繁殖栽培
花叶美人蕉的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在4~5月进行。分株时将地下茎从土壤里挖出,用利刀将块茎分成若干块,每块具2~3个芽,直接开穴露地栽植或种在盆内。

花叶美人蕉长势强健,生长粗放,在全光照或半荫蔽的环境下均可正常生长。栽培时土壤需经过深翻日晒,以提高地温和杀菌消毒,施入有机肥,丛植或成片栽植。夏季7~10月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光照、肥水和通风管理,及时剪除过密的植株和开花植株。栽培1~2年即需翻蔸另栽。花叶美人蕉主要的病虫有蜗牛、蛞蝓、吹绵蚧、粉虱、锈病等。
栽培管理
春天栽植。选高燥地,避积水,栽前施足基肥.如欲提早开花,须在12月份植株枯萎后挖出地下茎,放温室内用湿砂催芽,保持温度20~25摄氏度.待休眠萌发时分割根茎栽植于室内,3月份出室,可提早2个月开花. 开花前施一次稀薄粪肥,开花期间再追肥2~3次.开花后及时剪去残花,以免消耗养分,并使新茎相继抽出,开花连续不断.12月份,地上部枯萎后,剪下盖在植株上并壅土以备安全越冬。来年春拿掉覆盖材料,以利新芽出土。
主要价值
美人蕉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药用价值
根状茎及花入药,性凉,味甘,淡。清热利湿,安神降压。
主治:1、疮疡肿毒:鲜根状茎适量,捣烂敷患处。2、子宫出血、白带过多:花9~15克,水煎服。
景观用途
花叶美人蕉常见栽培于花坛、街道花池、庭院等公共场所,可作盆栽观赏;亦可作切叶、切花材料。
花叶美人蕉有花无花均可观赏,无论单盆摆放还是群体组景, 都能形成悦目的亮点。
其他用途
花红灼灼、叶色鲜艳。适合在湿地、花径群植,也可小丛栽于水池中。除了点缀,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和水质的作用。
植物文化
依照佛教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是一种大型的花朵。在阳光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它强烈的存在意志。
花语:坚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