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芨芨草花

2022-07-03 16:39:25 百科资料

芨芨草花,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花。拉丁植物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利尿;止血。主小便不利;内出血。

  • 中文名称 芨芨草花
  • 别名 芨芨花。
  • 汉语拼音 jī jī cǎo huā
  • 性味归经 甘;淡;平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花。拉丁植物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功能主治

  利尿;止血。主小便不利;内出血。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密丛生草本。植株具粗而坚韧外被沙套的须根。秆直立,坚硬,内具白色的髓,高50-250cm,径3-5mm,节多聚于基部,具2-3节,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黄褐色叶鞘。叶鞘无毛,具膜质边缘;叶舌三角形或尖披针形,长5-10(15)mm;叶片纵卷,质坚韧,长30-60cm,宽5-6mm,上面脉纹突起,微粗糙,下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长(15-)30-60cm,开花时呈金字塔形开展,主轴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细弱,2-6枚簇生,平展斜向上升,长8-17cm,基部裸露;小穗长4.5-7mm(除芒)灰绿色,基部带紫色,成熟后变成草黄色;颖膜质,披针形,顶端尖或锐尖,第1颖长4-5mm,具1脉,第2颖。第3颖长6-7mm,具3脉;外种长4-5mm,厚纸质,顶端具2微齿,背部密被柔毛,具5脉,基部钝圆,具柔毛,长约0.5mm,芒自外种间抽出,直立或微弯,粗糙,不扭转,长5-15mm,易断落;内种长3-4mm,具2脉而无脊,脉间具柔毛;花药长2.5-3.5mm,先端具毫毛。花、果期6-9月。

分布区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4500m之间的微碱性的草滩及沙土山坡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