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芃芃

2022-07-09 09:17:06 百科资料

芃芃,汉语词语,形容植物茂盛,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中文名 芃芃
  • 释义 形容植物茂盛
  • 拼音 péng péng
  • 举例 朝贤既济济,野苗又芃芃

基本内容

  péng péng

  芃芃

  释义

  <书>【形】形容植物茂盛。

  典故

  《诗·风·墉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毛 传:"麦芃芃然方盛长。"

  《诗·风·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诗·小雅·鱼藻之什·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诗·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示例

  《北史·薛辩传》:"朝贤既济济,野苗又芃芃。"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黍芃芃而擢秀,粟薿薿而敷荣。"

  胡蕴 《杂诗》:"芃芃育畴亩,膏泽焉可无。"

  明 胡缵宗 《咏趵突泉》:"滚滚波涛生海底,芃芃蕊萼散城边。"

  清 爱新觉罗·弘历 《珍珠泉》:"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说文解字》

  芃 peng2

  艸部

  艸盛也。

  从艸凡声。

  《诗》曰:"芃芃黍苗。"

  造字:房戎切

  单字基本解释:兽毛蓬松的样子:"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草茂盛的样子。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姓。

古汉语字典

  芃 péng

  ①〈形〉草木茂盛的样子。《诗经·墉风·载驰》:"我行其野,~~其麦。"

  ②〈形〉兽毛蓬松的样子。《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有~者狐,率彼幽草。"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芃

  【唐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音篷。【说文】草盛也。【诗·墉风】芃芃其麦。【传】麦芃芃然方盛长。 又【诗·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传】芃小,兽貌。【注】芃,尾长貌。 又草名。【山海经】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又【唐韵】房戎切【集韵】【韵会】符风切【正韵】符中切,$音冯。义同。 又【唐韵古音】读凡,引《说文》云芃,从艸凡声。 考证:〔【诗·卫风】芃芃其麦。〕 谨照原书卫风改墉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