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法

艾条灸法(ai tiao jiu fa),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柱形艾条,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艾卷灸。如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施灸,名为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灸法。
- 中文名称 艾条灸法
- 别名 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灸法
- 读音 ai tiao jiu fa
- 操作方法 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操作方法
艾条灸法已发展成纯艾条灸、药物艾条灸、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
艾条灸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①悬起灸。将艾卷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卷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是将点燃艾卷相对固定在距穴位1.5~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红晕为度。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衡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厘米),一般可灸20~30分钟。雀啄灸是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一般约灸5分钟。
②实按灸。即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太乙针灸是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平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纸,取24克预先制备的药粉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点燃一端,用布数层(一般为7层)包裹之后,然后立即紧按于穴位或患处,进行灸熨。灸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7~10次即可。雷火针灸的制法 、作用和操作方法等大致与太乙针灸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配方。
艾条选择
艾条属于灸材,灸材已于2017年被国家食药监局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在选择艾灸条时,需要选择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艾条。
艾条制作
①无药艾条。将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或质柔软而坚韧的细棉纸)上,卷成直径 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有市售者。
②药物艾条。常用的有两种处方。雷火神针处方(《针灸大成》)由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 9克,麝香少许组成;太乙神针处方(通用方)由硫黄 6克,麝香、乳香、 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 细辛、川芎、 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 全蝎各 3克组成。取其中一方,将药研细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铺平,取艾绒24克、药末 6克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 厘米许,卷紧即成。
药理作用
灸法的作用有: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④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