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色子

2022-07-08 16:04:37 百科资料

色子是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古时候是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别刻一 二 三 四 五 六点,有的地方叫骰子 。理论上造型均匀的色子掷出以后各面朝上的概率均平等。现在一般用于麻将、棋牌类游戏等活动。

  • 中文名称 色子
  • 外文名称 dice
  • 游戏 游戏用具
  • 拼音 shǎi zi
  • 别名 骰(tóu)子

历史

  色子即骰子。

  骰子有两种颜色的点数,即一点和四点为红色,而其余的都是黑色,其颜色的变化与唐明皇有关。传说唐明皇和杨贵妃都酷爱骰子游戏,一次该轮到唐明皇掷骰子的时候,唯有两粒骰子均为四点的时候,才能够赢了杨贵妃,唐明皇在转动的时候就不停地喊"双四",待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果然出现了两个四点。唐明皇见此情形以为吉兆,遂朕令太监高力士将所有骰子的四点都涂饰成朱红色,后来又将与四点对应一面的一点也涂成了红色,此说引发民间仿效并一直流传至今。

色子

  中国古代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博戏形式是掷骰子。骰子最早产生时形状各异,上有各种刻纹,后来则统一为立方体或长方体,上刻一、二、三、四等点数,其相对两面之数字和必为七。并以红、黑颜色相区别。

  由于骰子的点数可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而掷骰时人们又无法预测所定的点数,因此骰子从产生之日起,便与赌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博戏活动,都要通过掷骰来进行,有些博戏是直接用掷骰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也有一些博戏则是要通过掷骰与行棋、打牌的结合才能决出胜负。前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低、赌博意图较强的人玩乐,而后一种方式则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高,比较注重精神享受的人玩乐。但是尽管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些游戏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悬于投"。汉代班固在《弈旨》一文中云:"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要通过掷骰子这种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这种"悬于投"的特点,也成为中国古代的"博"与"弈"之间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博虽然也有很多是要行棋的,但由于都要用到骰子,因此它们的实质与完全凭智力来战胜对手的围棋、象棋有着很大的不同。

日本古意

  在日本古代(如江户时代)有 吉原等花柳街。

  吉原里有各式各样的妓院,但同时也有男(度受)娼进行交易的花町。

  花町里专门服侍客人的就称之为色子。(se zi)

示例

  《西游补》第五回:"登时取六只色子,拿在手中,高叫筵中姊妹听令。"

六博

  中国古代的六博、樗蒲、双陆等游戏形式,都是属于行棋类的骰子博戏。六博本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称为"箸",小博用骰二枚,称为"茕"。《颜氏家训》云:"古者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在比赛的时候,双方互掷骰子,行棋步数则主要根据博彩而定。由此可见,六博之戏与骰子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博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六博在古代时主要就是一种博戏的形式。

樗蒲双陆

  樗蒲、双陆等戏,也要经过掷骰子来决定行棋程序。樗蒲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称为"五木"。它们可以组成六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就是六种彩。其中全黑的称为"卢",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称为"雉",次于卢,其余四种称为"枭"或"犊",为杂彩。掷到贵彩的,可以连掷,或打马,或过关,杂彩则不能。双陆中的骰子为二枚,棋子称为"马"。行马时,可以根据两枚骰子的不同点数分别行两马,也可按两枚骰子点数之和独行一马。如掷得三和五,合为八点,可一马走三步,一马走五步,也可一马走八步。有的双陆还规定"归梁"后要将马出尽。两枚骰子之和在六点以上者出二马,不足六点者不得出马。

五木投琼

  也有一些是不通过行棋而直接依靠掷骰子来分出胜负的博戏方式,这类博戏由于全凭骰子之彩的偶然性来决定胜负,不需要认真思考,因此其赌博性更强,也更受喜欢物质刺激之人的欢迎。如流行于东晋时的"五木",流行于唐代时期的"投琼"、"彩战"等形式就是如此。"五木"本是樗蒲行棋时的一种掷骰活动,但后来"五木"逐渐从樗蒲中游离出来,变成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玩五木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行棋,只要掷出骰子便可决定胜负。因此此法一出,便立即盛行于世。当时的许多士族、庶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博戏。

  唐代"投琼"、"彩战"之戏的形式与五木十分相仿。随着双陆的盛行,双陆中的骰子在唐朝时也开始从双陆中游离出来,由于它的排列组合比五木复杂,有趣得多,因此它很快就取代了五木,成为唐后一千余年中最为流行的博戏方式。

  双陆中的骰子原为两颗,唐中期以后,发展为六颗,六颗骰子可以组成难以计数的排列组合方式,于是便形成了后世名目繁多的"骰子格"。它们的总体原则是,以同色(又称"浑花",全部为一种点数)为贵,驳杂为贱。在同色中,又以红色为贵。各彩都有特殊的名称,如四枚"四"称为"满园春",为最高彩,四枚"幺"称为"满盘星",四枚"六"称为"混江龙",四枚"三"称为"雁行儿"等等。到了清代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掷骰博戏在中国的各个城镇中大量普及起来,其名目和形式也极其繁多,如"赶老羊"、"掷挖窖"、"摇摊"、"压宝"等等。这些博戏都是利用骰子来开展活动,它们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赌博性质,其输赢结果会使人或大发横财,或倾家荡产。

多面色子

  随着色子的发展,出现了四面、八面、十二面和二十面的高级色子,在欧美流行的龙与地下城规则的桌面游戏中广泛使用,作为一方攻击,防御,施法等行动的判定依据。在《爱情公寓3》中是作为展博发明的"开天辟地之大地的裂变"游戏中的道具。多面色子由n个相同正多面体构成,为了公平,都是正多面体,有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二十面体。

爱情公寓中的多面色子

流行的玩法

打井

  桌上放上20个小杯,倒满纯洋酒,摆成4×5,即横5竖4的图形。玩家们扔骰子比大小,输了喝一杯,自己喝的杯子要连成一条线(横、竖、纵),同时阻止对方的杯子连成一条线。只要把杯子连成线,那对方就算输,要喝下余下的所有酒。

  陪饮 吹牛骰的升级玩法。规矩与吹牛骰相同,但在出现输家时,由输家先指定一个顺序方向(即是从左边算起还是从右边算起)然后摇一颗骰子(7人以上摇两颗),看点数后从自己起按指定顺序数,数到哪位就陪输家喝同分量的酒。 游戏特点:刺激之处在于你害了输家有可能你也要陪喝。又或者输家再摇也是数到自己就要喝双份。

三公

  这是由扑克游戏演变过来的(如果会玩扑克三公的就很容易理解),各人3粒骰子,各人摇骰,同时开,3粒骰子相加尾数大者为胜,其中以3粒都是3最大。

21点

  这是由扑克游戏演变过来的(如果会玩扑克21点的就很容易理解)每人首先拿一粒骰子一个骰盒,摇骰后自己看底骰是多少点,然后由庄家摇骰发点,凑够21点,越接近21点的为胜,相去甚远者为输,罚酒。

牛牛(斗牛)

  这是由扑克游戏演变过来的(如果会玩扑克斗牛的就很容易理解),每人5粒骰子,摇骰,然后开骰盒,其中3粒凑成10个点数为一牛,然后剩下的两粒总数大为胜,20点为两牛(也称牛牛),两牛即牛牛最大。

大话色

  每人一个筒子,一个筒子里有5个色子。数字1可以当1至6任何一个数字,俩人一起摇后,自己看自己的,然后第一个人先叫,如果两个人玩,是三个以上起叫的,(叫三个三),对方也可以叫(三个四、或者四个几都行)当然,叫的时候,俩个人的色子是要加在一起的,不过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色子,所以只能去靠猜。如果对方叫了(四个六),你自己手里正好没有一和六,你也感觉到对方不会有,就可以开他的,俩个筒里的色子加在一起,看有没有四个六。没有,对方就输了,同时,如果在玩的时候,叫了1的,(3个1、四个1谁便叫)1就不能当任何数字了,只能当1。

电视剧

狄仁杰人物

  色子,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前传》中的人物,江湖人称"暗器王"。原是一名江洋大盗,后经狄仁杰教化后改邪归正,投入狄仁杰麾下,成为了狄仁杰的左膀右臂,多年来对狄公忠心耿耿。色子个性鲜明,武功高强,尤其擅长轻功和暗器,性格豪爽、果断、正义,堪称前传中的一大亮点。

色子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前传》中,色子是狄仁杰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多次在办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色子中了玲珑下的毒后,狄仁杰悲愤交加,足见两人情意之深。

  色子由中国青年演员王茂蕾扮演。

铁梨花人物

  色子,电视剧《铁梨花》中人物,喜欢结拜兄弟。原是一名乞丐,后救铁梨花落入老虎山,绝处逢生。其人仗义,并一路跟随铁梨花寻找柳天赐,与铁梨花几生几死。电视剧《铁梨花》演员 满意 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