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是指第九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主要纤维成分:(1)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下神经节内,中枢突终于脑干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2)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下神经节内,中枢突终于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咽和舌后1/3等处为粘膜;(3)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内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支配腮腺分泌;(4)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支配茎突咽肌。其根丝自延髓后外侧沟出脑后,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内动、静脉间下降,然后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内侧达舌根。在颈静脉孔附近,神经干上有上、下两个神经节。主要分支有舌支和颈动脉窦支。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将颈动脉窦内的压力和颈动脉小球感受的化学刺激物,即血液内二氧化碳的变化传导至大脑,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5)舌支为舌咽神经的终支,分成数支,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
- 中文名 舌咽神经
- 外文名 Glossopharyngeal nerve
- 就诊科室 内科
- 常见发病 咽后壁、扁桃体、舌根等
功能
主要控制茎突咽肌,腮腺体,部分味蕾和收集来自耳部后部的感觉等。

纤维成分
含五种纤维成分:

①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② 副交感纤维,在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腮腺,司腺体分泌;
③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的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脑干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
④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也位于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咽、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的粘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⑤ 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上神经节内,分布于耳后皮肤。
解剖
舌咽神经的根丝,自延髓橄榄后沟前部出脑,与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同出颈静脉孔。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superior ganglion,出孔时又形成一稍大的下神经节inferior ganglion。舌咽神经出颅后先在颈内动、静脉间下降,然后呈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内侧达舌根。其分支如下:
鼓室神经
鼓室神经tympanic nerve发自下神经节,进入鼓室,在鼓室内侧壁的粘膜内与交感 神经纤维共同形成鼓室丛,发出许多小支,分布至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粘膜。鼓室神经的终支为岩小神经,含副交感纤维,出鼓室入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经耳颞 神经分布于腮腺,控制其分泌。
颈动脉窦支
颈动脉窦支arotid sinus branch1~2支,在颈静脉孔下方发出,沿颈内动脉下降,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是压力感受器,颈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分别感受血压和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舌支
舌支lingual branches为舌咽神经的终支,经舌骨舌肌深面,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司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此外,舌咽神经还出发咽支、扁桃体支和茎突咽肌支等。
耳神经节otic ganglion为副交感神经节,在卵圆孔的下方,贴附于下颌神经的内侧。有四个根:
①副交感根,来自岩小神经,在节内交换神经元,由节发出的副交感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腮腺的分泌;
②交感根,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
③运动根,来自下颌神经,分布于鼓膜张肌和腰帆张肌;
④感觉根,来自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损伤表现
舌咽神经损伤表现为舌后1/3味觉消失,舌根及咽峡区痛觉消失,咽肌收缩力弱,泌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