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属

臭椿属(学名:Ailanthus Desf.),苦木科,约10种,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北部,中国有5种,2变种,产西南部、南部、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其中臭椿 A. altissima Swingle,各地常见栽培,生长迅速,萌蘖力强,有吸枝,即有母树一株,亦易成林;材质柔而轻,淡绿色或黄色,施工易,可制轻巧的家具;根入药;叶可饲养野蚕,其价值与 A. vilmoriniana Dode相等。落叶乔木;叶为羽状复叶或单叶,揉之有臭味;花小,杂性或单性异株,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萼和花瓣5枚;花盘10裂;雄蕊10枚,着生于花盘基部;子房2-5深裂;果为1-5个长椭圆形的翅果;种子1颗,生于翅的中央。A. vilmoriniaca Dode的幼枝有刺,但老时刺消失,其与臭椿的区别点为叶被毛,且有较大的果。
- 中文名 臭椿属
- 亚 目 芸香亚目
- 门 被子植物门
- 界 植物界
- 目 芸香目
形态特征
落叶或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小枝被柔毛,有髓。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或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3-41,纸质或薄革质,对生或近于对生,基部偏斜,先端渐尖,全缘或有锯齿,有的基部二侧各有1-2大锯齿,锯齿尖端的背面有腺体。花小,杂性或单性异株,圆锥花序生于枝顶的叶腋;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镊合状排列;花盘10裂;雄蕊10,着生于花盘基部,但在雌花中的雄蕊不发育或退化;2-5个心皮分离或仅基部稍结合,每室有胚珠1颗,弯生或倒生,花柱2-5,分离或结合,但在雄花中仅有雌花的痕迹或退化。翅果长椭圆形,种子1颗生于翅的中央,扁平,圆形、倒卵形或稍带三角形,稍带胚乳或无胚乳,外种皮薄,子叶2,扁平。

产地分布
约10种,分布于亚洲至大洋洲北部;中国有5种,2变种,主产西南部、南部、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各省区。
生长习性
该属植物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
属模式种
具腺臭椿 Ailanthus glandulosa Deaf.
检索表
1小叶全缘,基部两侧没有粗锯齿,心皮3-5。(2)
1小叶全缘或有波状或浅波状锯齿,但基部两侧各有1至数个粗锯齿,心皮5。(3)
2乔木,心皮3,雄蕊花丝下部有伸展的毛。 岭南臭椿
2小乔木,心皮5,雄蕊花丝下部没有伸展的毛。 常绿臭椿
3幼嫩枝条通常具软刺,小叶基部每侧通常有2-4粗锯齿,叶柄有时有刺。 刺臭椿
3幼嫩枝条无软刺,小叶基部每侧通常仅有1-2粗锯齿,叶柄无刺。(4)
4幼嫩枝条密被灰白色或灰褐色微柔毛,叶缘有波状或浅波状锯齿。 毛臭椿
4幼嫩枝条初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全缘。 臭椿
下级分类
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常绿臭椿 Ailanthus fordii Nooteboom
毛臭椿 Ailanthus giraldii Dode.
岭南臭椿 Ailanthus triphysa (Dennst.) Alston
刺臭椿 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
属下物种
#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小叶全缘,基部两侧没有粗锯齿,心皮3-5。 | ||
2 | 乔木,心皮3,雄蕊花丝下部有伸展的毛。 | 岭南臭椿 | Ailanthus triphysa (Dennst.) Alston |
3 | 小乔木,心皮5,雄蕊花丝下部没有伸展的毛。 | 常绿臭椿 | Ailanthus fordii Noot. |
4 | 小叶全缘或有波状或浅波状锯齿,但基部两侧各有1至数个粗锯齿,心皮5。 | ||
5 | 幼嫩枝条通常具软刺,小叶基部每侧通常有2-4粗锯齿,叶柄有时有刺。 | 刺臭椿 | 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 |
6 | 幼嫩枝条无软刺,小叶基部每侧通常仅有1-2粗锯齿,叶柄无刺。 | ||
7 | 幼嫩枝条密被灰白色或灰褐色微柔毛,叶缘有波状或浅波状锯齿。 | 毛臭椿 | Ailanthus giraldii Dode |
8 | 幼嫩枝条初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全缘。 | 臭椿 |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