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臭李子

2022-07-01 17:31:32 百科资料

为鼠李科植物达乌里鼠李的果实。又名稠李子,老乌眼,乌眼。过去曾将《本经》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然根据植物分布,《本经》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Decne.中药材。为达乌里鼠李实果实。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微火烘干。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北及河北、山西。干品性味苦、甘、凉,有消毒,有清热解毒,泻下杀毒及多种消炎功能。可内服,外敷。

  • 中文名 臭李子
  • 拉丁学名 Rhamnus davurica Pall.
  • 别称 老鸹眼、老乌眼。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达乌里鼠李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小枝粗壮,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顶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于分叉处具短针刺。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叶柄长1.5-4cm;叶片纸质,卵圆

  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6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齿端常有红色腺体,上面无毛,亮绿色,下面沿脉被白色疏柔毛,淡绿色,侧脉4-6对,网脉明显。

  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雌花1-3个生于叶腋或数个至20个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萼4裂,裂片狭卵形,锐尖;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浅裂或半裂;雄花的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

  核果球形,熟时黑色,直径5-7mm,基部有宿存萼筒。果梗长1-1.2cm。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背侧有狭纵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臭李子

分布范围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和沟边 阴湿处。

臭李子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

主要价值

  清热解毒;泻下杀虫;止咳祛痰。主疮痈;瘰疬;疥癣;龋齿; 口疮;牙痛;腹胀便秘;咳嗽痰喘;水肿胀满;支气管炎;肺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漱口。

  【注意】

  鲜生品慎服。内服不可过量。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本品新鲜时含有蒽酚,有催吐作用,必须贮藏1年以上,或加温处理后可供药用。

  2、《河北中草药》:有致吐之弊,故少作内服。需用时煎煮1小时后方可服用。

  【摘录】《中华本草》

化学成份

  果实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另含山柰酚(kaempferol)。

  【性味】苦;甘;凉;有小毒

食用方法

  1. 摘下清洗可以直接食用。不过有点苦 涩
  2. 也可摘下放入冰箱中冷冻,冷冻后使用食用不会有苦涩 ,食用会很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