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度词
自度词是遵循中国传统词牌的格律创作的新词。自创体自度词较之仿词体自度词具有更多的创新成份,但用得不好,容易失去传统词的韵味。与自度词相对应的还有自度曲。
- 中文名称 自度词
- 遵循 中国传统词牌的格律创作的新词
- 特点 遵循格律
- 又叫 "仿词体自度词"
简介
其特点是遵循格律,在旧词牌上填入新词。自度词的产生为现代诗词发展形成推力,很快得到了中国诗词界的广泛认同,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类别
自度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 一类是严格按传统词牌填词的自度词。这类自度词;
【二】、另一类是完全脱离传统词牌,由作者根据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遵循格律变化规律所制定每首词的平仄、句数、每句的字数、停顿、韵脚位置。有的可以一韵到底,也有的根据须要灵活换韵,这类自度词又叫"自创体自度词"。自创体自度词由于其格律新颖,部分受到大多数人认可,成为新的词牌,叫做"自度词牌"。目前网络上自度词牌颇多,而流传较广的则是少数,如《香棂子》、《残宣诀》等。
词话
词乃倚声之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载誉极高的一种诗歌形式。
有一种说法是,词起源于民间隋唐燕乐,渐以声乐文学的形式存在,文人作词通常自己不唱而由乐人歌伎演唱,故曲子经他人口口相传,酷似现代流行歌曲。(词究竟起源于何尚无定论)其声律体式变化多样。
清《钦定词谱》就收录了826调、2,306体。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音律节奏和声情,词人创作根据抒情内容,选择不同的词牌。
用简单的话说,词是用来唱的曲子。现代人是以平仄格律来填词;而古时候的诗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内容繁多。
两宋顶盛期著名词人永叔、子瞻、晏元献等前辈之词中,也往往有不协音律之处。准确的说,自元、明以后声律之学就近乎失传,现在可以说是没有几个人能懂,而个人的臆断往往不合古法。如今的自度词不可入乐已是现实。而学词之人也早已不知古声律之奥妙,不可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