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捐精
所谓"捐精",正常而言是指合格的捐赠方向国家指定精子库捐赠的行为。而"自助捐精",则是一种民间"自助式"的捐精受精方式。
- 中文名称 自助捐精
- 外文名称 Self-help donor
- 方式 民间"自助式"的捐精受精方式
- 遇到问题 生养后的社会、法律、道德风险
- 作用对象 不孕夫妇
背景
2000年以来,中国一些人类精子库频发"精源"告急的消息,似乎捐精者并不踊跃,"库存"很难满足求孕需求;而国家规定精子库每一捐赠者的精液,最多只能用于5名妇女的怀孕;加上需求方数量庞大,导致一些不孕夫妇在医院排队多年也未必能得到解决。而"自助捐精"没有经过精子库和医院等中间环节,由捐赠方直接向需求方提供精源。这种"自助式"的捐精受精方式,在民间悄然盛行。
专家说法
"交流群"除提供"供需双方"交流的平台外,还提供指导,重点是如何实施"自助式"人工授精。据该"交流群"一位群主介绍,就她所知2009年7月至8月两个月至少有3对不孕夫妇成功受孕。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负责"管理"民间"精子供需"平台的群主们,他们多是曾经被不孕症困扰、而后受益于"自助式捐精"的人。
据专家介绍,中国合法的捐精渠道只有一个:男性到设在各地的人类精子库自愿捐献精子。精子库工作者根据"双盲"原则,通过密码制度,对供输双方进行编号,隐匿供、受精子方的真实身份。精子库是将精子冷冻贮存在液氮罐内,使它们在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下"冬眠"。一旦复温,精子即可恢复生命机能。
捐赠者在向精子库捐精时需签署弃权协议,即放弃因捐精而产生的一切权利,相对应的,也受法律保护豁免可能产生的各种责任的行为。需要精源的夫妻,可以通过正规医院寻求精源,并怀孕生子。通过这种方式,捐赠方和需求方互不见面,互不了解信息,可避免由此为供需几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自助捐精"容易遇到诸多问题,譬如合法性、生养小孩后的社会、法律、道德风险等。不孕夫妇求子心切的心理大家都能理解,但寻求合法的精子库帮助才是最安全、最高效的。
由于没有遵循"互盲"原则,捐受双方将来很可能因孩子的抚养权产生纠纷。另外,由于无法对捐献者的行为实行监控,未来或将出现重大的伦理灾难。
不仅如此,自助捐精没有走任何法律程序,捐精和受精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这才是重点。而且由于自助捐精方式的问题,卫生问题很难把控,对于精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也许会出现以后得不偿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