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臣心如水

2022-07-03 08:27:23 百科资料

臣心如水(拼音:chén xīn rú shu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

"臣心如水"指廉洁奉公,心清如水,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

  • 中文名称 臣心如水
  • 拼音 chén xīn rú shuǐ
  • 注音字母 ㄔㄣˊ ㄒㄧㄣ ㄖㄨˊ ㄕㄨㄟˇ
  • 成语出处 《汉书·郑崇传》
  • 语法结构 主谓式

成语出处

  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臣心如水"。

成语故事

  郑崇,字子游,本是鲁地高密大族的后裔。他的父亲是监察官,做过御史大夫。他经大司马傅喜推荐,被汉哀帝提升为尚书仆射,在朝廷上多次谏争,并被哀帝所接纳。每当他上朝进谏,哀帝都笑着说:"我已听见尚书的鞋声了。"

  后来,哀帝欲封祖母傅太后的从弟商为侯,郑崇对哀帝进谏说:"成帝封亲舅五侯时天色赤黄,白昼昏暗,上天都有怨恨。今祖母的从弟已有二人被封侯,要是再封从弟商,实在是乱制度,逆人心,这并非傅氏家族之福啊。古人云,衰世之君天折骚设。这就是隐喻触犯天意的结果。臣深知说这样的话是要招致杀身之祸的,但我愿以身报国。"哀帝听后,沉吟未决。傅太后闻讯勃然大怒,责问哀帝说:"为何堂堂天子竟为一小臣所制呀?"汉哀帝马上屈服了,下诏封商为汝昌侯。郑崇再次以懂贤贵宠面悔过的事例谏争,结果被治罪。尚书令赵昌,一向奸诈,借机诬陷郑崇与宗族私通,有反叛之心。哀帝因此责问郑崇说:"听说君门如市,车水马龙,你怎能做到清淡寡欲面对朝廷呢?"郑崇坦然地回答说:"自己的家门前虽然门庭若市,来往的人很多,但自己的心却像水一样清冽,绝无其他不端之事,愿意接受朝廷的纠检穷究。"他的回答再次触怒了汉哀帝。他因此被关进大狱,最后惨死于狱中。

成语寓意

  郑崇自己臣心如水,是何等超脱的人生境界。有了像止水一样宁静的内心世界,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应付自如。"家有广厦万间,不过六尺小床;纵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不管外界如何芜杂,仍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锲而不舍,保持心态平和。处在人生顺境,特别是取得成功时,不得意忘形,飞扬跋扈,能视别人为人;处在人生逆境,特别是遭到挫折时,也不要沮丧绝望,心灰意懒,能视自己为人。对善意的批评,能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恶意的中伤,能坦然面对,冷静处理。对已知的环境,做进一步探索;对未知的事物,做退一步思考;春风得意时不忘谦虚之德,马失前蹄时不失自信之本。

成语运用

  • 成文用法

  "臣心如水"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指廉洁奉公,心清如水。

  • 运用示例

  宋·张孝祥《念奴娇.再和》:"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宋·刘辰翁《水龙吟·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铜驼陌上,乌衣巷口,臣心如水。"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二:"家无廉俸之积,身无侍妾之奉,臣心如水,而人不知;视民如伤,而世不谅。"

  现代·冰心《寄小读者·九》:"我神志很清明,却又混沌,一切感想都不起,只停在'臣心如水'的状态之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