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

臣妾,西周、春秋时对奴隶的称谓。男奴叫臣,女奴叫妾。《书·费誓》:"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亦作为所属臣下的称谓。《左传·僖公十七年》:"男为人臣,女为人妾。"
又指"臣的妻妾"。乃是低阶级对高阶级谈论到自己妻妾时所用的称呼。
- 中文名称 臣妾
- 外文名称 female servant
- 拼音 chen qie
- 注音 ㄔㄣˊ ㄑㄧㄝ ˋ
- 出处 《书·费誓》
词目
臣妾
拼音
chén qiè
注音
ㄔㄣˊ ㄑㄧㄝ ˋ
引证解释
1、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
《易·遯》:"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汉书·食货志上》:"王莽因 汉 承平之业, 匈奴 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
宋王禹偁《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
严复《辟韩》:"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2、使之为奴;统治,管辖。
《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
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
宋苏洵《上皇帝书》:"臣闻古有诸侯,臣妾其境内,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
3、古时仕宦之女对人的谦称。
清李渔《玉搔头·谬献》:"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乱兵 。与这个乳娘,一齐逃难。"
用法
名词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
刘长卿、薛逢、殷文圭等唐代诗人颂圣之作皆有"万方臣妾"的说法,宋代大诗人陆游诗有"万邦尽臣妾"句。除对皇上外,对皇后也可用"臣妾"一词,如《晋书·后妃列传》载,元杨皇后崩,左贵嫔之诔曰:"臣妾哀号,同此断绝。""臣妾"是一种统称,指作为臣民的众男女。
动词
"臣妾"又可作动词用,也往往是对许多人而言,如东汉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说:"臣妾万国。"唐代李峤《大周降禅碑》说:"臣妾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