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膵脏

2022-06-28 18:39:35 百科资料

膵脏是指一个大而细长的葡萄串状的腺体。

  • 中文名称 膵脏
  • 旧称 胰腺
  • 形状 大而细长的葡萄串状
  • 作用 控制血糖

含义

  膵,胰脏(腺)的旧称,历代字书如《玉篇》、《广韵》、《集韵》等未见载录。实际上,"膵"字系由日本人自己创造的字,称为"膵脏"。《中华大字典·肉部》:"膵,胰也。亦谓之甜肉。日本谓之膵。"

  日语的词汇有3种,即日本固有的词汇、汉字和外来语。所以日本的词汇,一部分有汉字,一部分有假名(日本的字母叫假名),一部分有汉字加假名,还有一部分是自造字及外来语。

  膵,就是日本人自造汉字,但不读脆(cui)音,有自己的读音。"膵脏",上写假名すぃぞぅ。近代中医名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治消渴之名方"滋膵饮",即是以猪胰子治糖尿病。《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滋膵饮,治消渴,生箭芪五钱,大生地一两,生怀山药一两,净萸肉五钱,生猪胰子三钱切碎。"

  胰,最早谓之(月臣)[非此字,键盘无此字,而用此字代之。当为(月颐)字去掉后面的'页'字而成],日本人谓之"膵"。按《玉篇·肉部》:"(月臣),猪(月臣)也。"《广韵·之韵》:"月臣,豕息肉。今谓之猪月臣。"《集韵·之韵》:"月臣,豕脾息肉。"猪的脾息肉即是月臣(胰)。《本草纲目·兽部·豕》:"月臣,音夷。亦作胰。时珍曰:一名肾脂。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原处也。肥则多,瘦则少。盖颐养赖之,故谓之(月臣)。"

形状

  一个大而细长的葡萄串状的腺体,横于胃后,居脾脏和十二指肠之间;其右端(胰头)较大、朝下,左端(胰尾)是横着的,尾部靠着脾。

作用

  胰的外分泌液或胰液经胰管输入十二指肠,其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在胰内另有散在的岛状细胞团,称为胰岛或Langerhans岛。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相反馈,控制血糖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