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文冀

滕文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致命的一击》、《关怀》、《春天的狂想》、《北京深秋的故事》、《香香闹油坊》、《锅碗瓢盆交响曲》、《都市里的村庄》、《苏醒》、《生活的颤音》等20多部。
- 中文名称 腾文冀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北京人
- 出生日期 1944年11月8日
-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
个人资料
胭脂雪 (2007)
梦回春谷 (2007)
烈日炎炎 (2006)
日出日落(2005)
末代皇妃(2004)
血色浪漫(2004)
书香门第 (2003)
城市女人心 (2003)
致命的一击 (2001)
春天的狂想(1998)
燃烧的欲望(1996)
香香闹油坊(1994)
征服者 (1994)
在那遥远的地方(1993)
曼荼罗 (1991)
黄河谣 (1989)
霹雳行动 (1988)
棋王 (1988)
让世界充满爱(1987)
飓风行动 (1986)
海滩 (1984)
锅碗瓢盆交响曲(1983)
都市里的村庄(1982)
苏醒 (1981)
亲缘 (1980)
生活的颤音 (1979)
获奖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第19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女配角奖,及最佳影片等六项提名。1990年加拿大第1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滕文骥与陕北民歌
"我前生或许就是黄河边上唱歌的。"闻名导演滕文骥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对陕北民歌的热爱。从上世纪80年代拍摄电影《黄河谣》,到后来他执导的《血色浪漫》《日出日落》,陕北民歌始终贯穿其中。但是现在,聆听陕北民歌时滕文骥经常会感到失望,他说太多歌手是在作秀表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演唱。
只有经过苦难民族日积月累的凝练,才会有陕北民歌的悲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如此,滕文骥认为陕北信天游是自己的很多影视作品的"魂",他说:"陕北民歌唱出了陕北的民情淳厚,听起来很爷们儿。我曾经和老一辈的陕北民歌手聊天,他们告诉我,多少年前,陕北人骑着骆驼一走几十里,一路没有人烟,感觉非常孤独,这时候你就是想唱歌,这也就是《赶牲灵》这样的歌久唱不衰的原因所在。"
"陕北民歌就是要站在黄土高坡的旷野中去演唱,让歌手站在剧场中演唱,氛围不对,感觉也就不对了。"学音乐出身的滕文骥这些年常到陕北采风,他说:"现在陕北的生活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不知道现在哪个陕北农民还真正地想站在山头上,想唱一首歌抒发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所谓的原生态音乐,是在非常闭塞落后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自己的爱情,而在我看来,这种原生态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很多歌手以为戴上白羊肚手帕、系上红腰带,就能回复到原生态的状态中,那是不可能的。"
滕文骥观赏过很多陕北民歌演唱会,也当过评委,但让他失望的是没有听到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很多歌手虽然嗓音很高,但演唱起来就是像作秀,就是在表演,根本打动不了人。"滕文骥和陕北歌手王向荣的关系很好,他说:"王向荣的陕北民歌唱得不错,但他最好听的歌并不是在舞台上唱的,而是他喝了酒之后,在半醉的状态下慢慢吟唱出来的。"
当年拍摄电影《黄河谣》时,滕文骥除了用王向荣演唱外,很多歌曲都用了流行歌手来演唱,对此,他的解释是:"开始我们也请了一个很闻名的陕北民歌手来录音,但后来发现不行,情绪表达得不充分,后来就找了孙国庆等流行歌手来演唱。陕北民歌的演唱方式是很轻易学的,但要表达出其中的情感就不轻易了,这需要歌手下工夫去揣摩。"
简单的乐器,一两个人的演唱,最简单的乐曲,在过去很多年来这就是陕北民歌的构成。滕文骥认为:"这些已经不够了,陕北民歌要想发展,必须找到新的支撑,要踏踏实实地去研究和创作,当然这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假如做好了,陕北民歌或许会像当年歌坛'西北风'一样重新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