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虫
2022-07-01 06:23:40 百科资料
蝮虫 (fu huǐ),虫为虺的本字,不念chong,出自《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三篇猿翼之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 中文名称 腹虫
- 有名 蝮蛇
- 体重 大者百余斤
- 特征 色如绶文,鼻上有针
基本信息
蝮虫 (fu huǐ),虫为虺的本字,不念chong,出自《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三篇猿翼之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猿翼山,位置在堂庭山向东三百八十里。山中多怪兽,水中多怪鱼。山上有许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奇怪的树木,人无法攀登上去.
释义
腹虫即蝮蛇。郭璞注释《山海经》中解释: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一名反鼻虫;古虺字。如图《蒋本山海经-腹虫》中的腹虫,正是腹部有绶纹,鼻上有针状物的蛇虫类动物,并以其绶纹作保护色而栖息在树干上。除《南山经》外,《南次二经》羽山、《南次三经》非山,皆"多腹虫"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