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腕骨穴

2022-07-14 21:13:01 百科资料

腕骨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腧穴之一,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主治指挛腕痛、头项强痛; 目翳; 黄疸; 热病、疟疾。操作方法为直刺0 .3~0.5寸。

  • 中文名 腕骨穴
  • 隶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经
  • 出    处 《针灸甲乙经》
  • 操    作 直刺0 .3~0.5寸 
  • 功    能 舒筋活络、祛湿退黄

简介

  腕骨穴 Wangu (SI4)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俞穴。腕骨穴有舒经活络,泌别清浊的功效,不仅是治疗上肢疾病的常用穴位,还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等出现口渴等症状。

定位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

腕骨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豆掌韧带。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浅静脉等。深层有尺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①头痛,项强,耳鸣,目翳。

  ②黄疸,消渴,热病,疟疾。

  ③指挛腕痛。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具体治疗方法:
治疗高血压药按压腕骨穴,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溪。手法是用力按压。用一束牙签强刺,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腕骨穴还是祛湿的要穴,如果你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骨穴效果会很好。事件上,腕骨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操作

  直刺0.3~0.5寸。

临床应用

  1)治消渴,糖尿病∶腕骨,胰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2)治高热,惊风,瘛疭∶腕骨,通里。

  3)治胁痛,黄疸,胆囊炎∶腕骨,太冲,阳陵泉。

现代研究

  腰痛 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

  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名解

  1)腕骨。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腕骨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腕骨。

  2)手太阳经原穴。因本穴位处南方炎热之地,小肠经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传之热复又气化,气化之气性湿热,同合于小肠经气血特性,为小肠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此穴为小肠经原穴。

文献摘要

  《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

  《大成》:主头痛,惊风。

  《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