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腕管综合症

2022-07-13 19:27:54 百科资料

腕管综合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症状。当局部骨折脱位、韧带增厚或管内的肌腱肿胀、膨大引起腕管相对变窄,致使腕部正中神经慢性损伤产生腕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侯。

基本简介

  腕管综合症又称为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候。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骨、舟状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在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经。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Coles骨折畸形愈合、月骨前脱位、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腕横韧带增厚、腱鞘囊肿、脂肪瘤、黄色瘤,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淀粉样变性或Reynaud病有时可合并腕管综合征。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改变。这种病症之所以已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急剧改变,愈来愈多的人每天长时间接触、使用电脑所致。主要病因是由于使用电脑人群如上网族每天长时间接触电脑,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若对这种症候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肌肉萎缩。

病体症状

  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痛,或者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可放射到肘、肩部,白天活动及甩手后减轻;上述部位的感觉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瘫痪。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且连续几天不缓解,专家建议,一定尽快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以便早日作出诊断,采取措施。

  临床上,一部分患者会因长期病变,导致拇指下的“大鱼际”肌肉出现萎缩;甚至会出现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成为不可逆的改变。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少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检查时可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此即Tinel征阳性。部分病人手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钟后手指感觉异常加重,此为Phalen试验阳性。利用血压计在上臂加压至远端肢体静脉扩张可诱发症状出现。

  据了解,腕管综合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两只手都发病者约占患者总数的1/3-1/2,而女性双侧发病者与男性之比,提高到 9:1。至于女性发病为何远远高于男性,原因之一是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原因之二比较有趣,是因为“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意大利腕管综合症研究小组的L·帕多瓦博士研究认为:事实上,男性和女性从事相同类型工作的数目差不多,但是男性难以被诊断为腕管综合症。“74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男人往往较少抱怨疼痛,常感觉手部功能好。但是,神经功能评估显示,他们的损害比女性更为严重。”L·帕多瓦博士呼吁,“男人可能仅仅在腕管综合症症状变得很严重时才去看医生。因此,许多不严重的病例就漏诊了。可以推测,男性腕管综合症的发病率是被低估了的。”

治疗方法

  一、外固定,症状明显者,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腕部于轻度背伸位1-2周。

  二、腕管封闭:用普鲁卡因和强的松龙(激素)做腕管内注射,每周一次,共3-4次。

  三、服消炎止痛类药物。

  四、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或有大鱼际肌萎缩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如切断腕横韧带,解除对正中神经的压迫。但大多数病人以腕管封闭为主,可辅以消炎止痛类药物。

疾病预防

  常言道: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也极可以套用在腕管综合症中。由于究其最终成因,是积劳过度而成,亦即是不自觉地长时间无歇息地使用手腕及手指,因而产生过劳性反应。明乎此理,预防之道便十分明显,就是要尽量避免长时间进行重复的手部操作。其间每隔十五至三十分钟必须稍事休息,改变一下动作。例如打字的每隔十五至钟便要稍停一下,伸展一下手指和手腕的肌腱 ,向不同的方向舒展数下。 如果可行的话,不妨将工方安排到把不同的操作交替进行。例如打字三十分钟后,便转为文件处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打字工作。这样便可以利用不同的操作内容,使不同的肌肉和肌腱轮流工作和休息。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态是避免相关损伤的最佳方法。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手腕尽可能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度,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双脚应平放地面或脚垫上。显示屏放置在身体前面的高度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也可每小时持续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工作位置的安排亦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因为适当的位置是应该可以让手腕处于最松弛和压力最少的体位。就以打字作为例子吧,键盘的倾斜度应该许手腕工作时处于约三十度的后伸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手腕所受的压力是最少,附近的肌腱也不会过份的伸张或紧缩,故此工作起来会更加轻松舒适。

  终日面对电脑的白领工作者以及经常打游戏的青少年,有时会感到手掌发麻,或者食指在拖曳鼠标时容易抽筋,这些症状都是‘鼠标手’。是由于长期使用鼠标、键盘造成的腕部神经压迫,导致肌肉或关节麻、胀、疼、痉挛。这些动作主要训练腕部力量和手指灵活性,来缓解肌肉持续的僵硬。当然,患“鼠标手”一侧的肩部比另一侧肩部有劳损、酸痛等症状,因此肩部训练也必不可少。

  1、动作1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

  2、动作2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功效: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增强手腕力量。

  3、动作3舒展身体各部位时,也要用力展开双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钟,做2至3次。功效:增强关节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

  4、动作4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功效:锻炼手部骨节,舒缓僵硬状态。

  5、动作5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指各做10秒钟,平稳呼吸。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6、动作6双手持球(如网球),或持手掌可握住的事物(如水果等),上下翻动手腕各20次。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功效:增强手腕力量,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7、动作7双掌合什,前后运动摩擦致微热。功效: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肩部:左手臂向右拉伸时,颈部向左拉伸,注意手臂不要过高,和胸部有一定距离,不要有压迫感。每次保持30秒至45秒,换右手臂。如何防止用电脑引发“腕管综合征”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态是避免相关损伤的最佳方法。

  1、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

  2、手腕尽可能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

  3、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度,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

  4、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

  5、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双脚应平放地面或脚垫上。

  6、显示屏放置在身体前面的高度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

  7、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也可每小时持续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易患人群

  腕管综合症不但电脑族易患,其它一些频繁使用双手的工作者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可能患此种病。资料显示,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当你发现双手有以下特征时,就需多加注意,包括: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对于该病的预防,应着重建立在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正确操作自我保护方面。如个人座椅要调至适当的高度,使人坐着时有足够的空间伸入腿脚;不要坐或站立太久;坐时背部应挺直并紧靠椅背,而且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打字时电脑的键盘应正对着你,如果斜摆在一边,可能会导致手腕过度弯曲紧绷;键盘摆放的高度以及离人体平行距离应调整到一个打字时感觉舒服自如的位置;同时,每操作30分钟,应暂停一会儿,让双手和眼睛作适当放松或休息。别忘了保护好身体。

注意事项

  引起手麻木的原因较多,临床上应加以鉴别。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肿瘤和多发性神经炎等。

  如何防止用电脑引发“腕管综合症”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态是避免相关损伤的最佳方法。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 手腕尽可能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度,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

  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标时身向前倾;确保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双脚应平放地面或脚垫上。显示屏放置在身体前面的高度以不使头部上下移动为宜,当坐正之后,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平行直线上,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

  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也可每小时持续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器械辅助治疗

  鼠标手手套和夹板:起固定作用,让手腕不能随意活动。这对于由弹钢琴,打电钻引起的腕管综合症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因使用鼠标引起的鼠标手毫无效果。因为它不能改变手腕压迫在桌面上而产生的压力。而且由于其绑在手及手臂上,阻碍了血液流通,甚至起到了加重鼠标手症状的反作用。

  鼠标手治疗仪:这个产品是针对鼠标手发病的机理来设计的。根据中医按摩和热敷的原理,通过对手部以及腕管部位的按摩和热敷来起到放松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压力的效果。相比较其它方法,是较为合理、科学和有效的。

  鼠标手腕垫:这种方法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鼠标手,还会使其病痛更严重。因为腕托虽然平坦了部分手腕的压力,但托高了手腕,使腕管部位受压更重,手掌肌肉更僵直,反而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使病症加重。

  人体工程学鼠标:也叫异型鼠标,这种鼠标就是避免了腕部受压,形状多样,使用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而且很多网友反应人体工程学鼠标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但此种方法是相对性价比最好的。

人体工程学鼠标

  鼠标手肘托:这种方法对于预防鼠标手和调理轻度的鼠标手患者有着一定的功效。但是对于中后期的患者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鼠标手肘托和人体工程学鼠标一样,可以作为预防鼠标手和治愈鼠标手后的保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