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脑疝

2022-07-06 05:03:42 百科资料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 挂什么科 神经外科
  • 哪些症状 剧烈头痛、呕吐、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脑干损害体征、血压波动大、呼吸异常、面色潮红、出汗异常、面色苍白、汗闭现象、心脏停搏、颈项强直、颈部疼痛
  • 好发人群 无特殊发病群体
  • 需做检查 常规体检、颅脑CT检查
  • 引发疾病 压迫临近组织

病因

  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变有:①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②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③颅内脓肿;④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如再附加一些人为的因素,例如作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使颅腔与椎管之间、幕上分腔与幕下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成。这种由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脑疝,临床医师应予避免。

症状

  病人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移位可致其实质内血管受到牵拉,严重时基底动脉进入脑干的中央支可被拉断而致脑干内部出血,出血常为斑片状,有时出血可沿神经纤维走行方向达内囊水平。由于同侧的大脑脚受到挤压而造成病变对侧偏瘫,同侧动眼神经受到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症状。移位的钩回、海马回可将大脑后动脉挤压于小脑幕切迹缘上致枕叶皮层缺血坏死。小脑幕切迹裂孔及枕骨大孔被移位的脑组织堵塞,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则进一步加重了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迅速恶化。

  脑疝是颅压高的晚期并发症,长期因此以降颅压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最为重要,脑疝时应积极大力抢救予以大剂量脱水,药及急速供氧并迅速去除病因,但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检查

  1.常规检查。

  2.CT检查。

鉴别

  本病可因多种病因引起,需要和颅内血管肿瘤以及脑出血,以及其他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本病按理说他是一个由多种颅内因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的脑组织疝入颅骨洞孔之中。故临床上需要进行积极地 脱水降颅压,同时行头颅ct检查进行明确具体的原因。

并发症

  脑疝常见并发症在早期是以中枢性高热、呼吸窘迫(ARDS)和消化道出血为主。

预防

  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脑疝,因此,在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

  1、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进行人工换气。

治疗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由静脉输给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去除病因。如病因一时不能明确或虽已查明病因但尚缺乏有效疗法时,则可选择下列姑息性手术来缓解增高的颅内压:

  1.脑室外引流术

  可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暂时缓解病情。对有脑积水的病例效果特别显着。

  2.减压术

  小脑幕切迹疝时可作颈肌下减压术,枕骨大孔疝时可作枕下减压术。这种减压术常造成脑组织的大量膨出,对脑的功能损害较大,故非迫不得已不宜采用。

  3.脑脊液分流术

  适用于有脑积水的病例,根据具体情况及条件可选用①脑室脑池分流术;②脑室腹腔分流术;③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4.内减压术

  在开颅术中遇到脑组织大量膨出,无法关闭脑腔时,不得不作部分脑叶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

饮食

  1、病人多体质衰弱,营养状况差,饮食护理极其重要,因而必须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3、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4、禁忌烟、酒、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5、忌吃生冷食物,因为,过量的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6、忌高盐。避免由于钠离子在机体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