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
- 挂什么科 皮肤科
- 哪些症状 角质层增厚、为一局限性的角质板、呈蜡黄色、角质斑片境界不清、触之较硬、表面皮纹清晰可见、局部汗液分泌减少、感觉迟钝、发病较缓、多无自觉症状、严重者有压痛
- 好发人群 成年人
- 需做检查 局部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 引发疾病 跖疣
病因
胼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长期机械摩擦和压迫。也与个体素质、足部畸形以及职业及穿不适鞋有关。
(二)发病机制
胼胝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为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原因后可消退。
症状
胼胝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多发生在足皮肤负重处,如足跟、第1和第5跖骨头下面的皮肤,一般无痛。若足部畸形,可发生在相应负重处,如平跖足者横弓下塌,可从第2~4跖骨头下面发生;马蹄内翻足的胼胝常发生在足外侧。胼胝只在深部发生变化时,才发生疼痛。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检查
1.血、尿酒精浓度的测定有诊断及中毒程度评估的意义。2.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血生化、肝功、肾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
3.心电图、脑电图、脑CT或MRI检查,有鉴别诊断及中毒程度的评估意义。
4.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鉴别
临床上在对胼胝进行鉴别诊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胼胝同下面三种疾病相区分,即:1、鸡眼:皮损小,疼痛重,削去表面可见眼状锥形的角化根。
2.先天性掌跖角化症: 系先天性疾病,幼年发病至青春期增厚,呈对称弥漫性角质增厚并伴毛发角质等其他异常,治疗困难。
3、先天性的掌跖角化症:有家族史,掌跖呈对称性弥漫性角化肥厚。
并发症
长鸡眼和胼胝是极为常见的事,有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长这种东西,但严重时可致脚趾向下弯曲,脚趾头触及鞋底,磨致发硬,走路或按压疼痛难忍。如果你由于患了某种神经性疾病(有时是由糖尿病所引起),而有脚部感觉迟钝及循环不良现象,长了胼胝之后可能会产生深部溃疡, 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痊愈了,伴恶臭常见于脚汗多.预防
去除病因,避免长期受压及摩擦。及时治疗胼胝损坏。日常应减少局部的摩擦和挤压,穿合适的软底鞋靴,或用软鞋垫。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中可加戴手套等。患者应穿合脚的鞋,鞋底要有弹性、且松软,可在鞋上放置松软,有弹性的泡沫料垫,以减少鞋对趾跖的摩擦。治疗
胼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疼痛或疼痛较轻者,包括:
(1)温水浸泡后用刀削平。
(2)鞋内放一足横弓软垫,可减少疼痛。但因致病因素未去除,易复发。
2.手术治疗 适用于疼痛影响生活和工作,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常用的方法有:
(1)跖骨缩短术:以跖骨颈背为中心,做一纵切口,暴露跖趾关节及远端跖骨干,用线锯自跖骨颈截断,在远侧断端创面钻一直径7mm大小的凹穴,其深度可以容纳近端跖骨干切断面。修整跖骨干切断面,将其插入跖骨头断面之洞穴中,以达到缩短的要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
(2)跖骨和胼胝切除术:环绕胼胝做一椭圆形切口,其前端自趾两侧向上至趾背会合,解剖出跖骨背面及两侧面,切断肌腱,结扎跖血管。自跖骨基底及远端横断跖骨,将跖骨干连同趾、胼胝,一并切除,在相邻两趾跖趾关节囊处,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术后加压包扎,3周后负重行走。
(二)预后
本病为保护性反应,一般不需治疗。去除压迫和摩擦因素,可逐渐消退。
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大豆、牛奶等高蛋白质食品。
1、保持生活有规律和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
2、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有害物质的刺激。调整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3、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别是头部,由於毛发多、皮脂腺和汗腺较丰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