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点高

胫骨点高/胫骨上点高(tibial height,M15):胫骨点(ti)至地面的垂距 。在体育测量中称之为小腿长A,等于小腿长加足高(内踝高) 。
大腿长是股骨长,股骨是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 。小腿有两长骨,即胫骨和腓骨,通常小腿长指胫骨长 ,也有文献指腓骨长 。国人股骨长于胫骨7-10cm,只有胫骨长加上足高后(即胫骨点高),才能接近或超过股骨的长度 。而人类的(胫骨长/股骨长)×100平均只有80多 。
运动实践已证明,小腿相对较长有利于运动,(小腿长A/身高)×100指数、(小腿长A/下肢长B)×100指数、[(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100指数在田径运动的径赛和跨跃项目的选材上较为重要 。
Crural指数=(小腿长/大腿长)×100,指数高的人更适于参加跳的运动,几乎所有跳跃的动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数 ,如跳兔、袋鼠、跳鼠等 。
- 中文名称 胫骨点高/胫骨上点高
- 外文名称 tibial height,M15
- 体育测量 小腿长A
- 相关概念 小腿长、内踝高、大腿长、下肢全长
测量方法
(1)胫骨点/胫骨上点(tibiale,ti):胫骨内侧髁的内侧缘上最高的一点。令被测者弯曲膝部,在膝部髌韧带的内侧,探得股胫两骨之间的凹窝,再以手指触摸胫骨内侧髁上缘,则很易确定此测点 。
(2)使用仪器:带滑动触角的钢板直尺。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受试者站立、左腿抬起、屈膝将脚踩于凳上,全脚掌贴于凳面,小腿与凳面垂直。钢板尺垂直立于测量腿内侧凳面上,测量者蹲于测量腿的右侧,测量左胫骨内侧髁上缘(即膝关节内侧关节缝)至凳面的垂直距离。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注意事项:
①胫骨内上髁上缘点要正确。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外侧,自受试者髌腱内侧沿膝关节缝向内侧触摸,即可摸准测量点。
②小腿要与地面垂直,钢板尺要与胫骨平行 。
相关概念
(1)下肢全长/下肢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适当数值。
全腿长/腿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内踝下点高所得数值之96%。
大腿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胫骨上点高所得数值之93% 。
小腿长:从胫骨点(ti)至内踝点(sph)的垂直距离 。
内踝下点高/内踝点高/内踝高/足高:内踝下点(sph)至地面的垂距 。
注:下肢全长=全腿长+内踝高;全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胫骨点高=小腿长+内踝高 。
(2)腓骨头高:从腓骨头点(cf)至地面的垂距。
外踝高:从外踝点(mf)至地面的垂距 。
(3)大转子点高/大转子高/下肢长B:从大转子点(tro)至地面的垂距 。
(4)膝高:从膑骨中点(pc)至地面的垂距。
小腿肚高/腿肚高:从小腿腿肚向后最突出点至地面的垂距 。
(5)坐姿膝高/坐姿髌骨上缘高:从膑骨上方的大腿上表面至地面的垂距。
小腿加足高/腘高/坐位高/坐面高:膝弯屈成直角,从搁足面至膝弯屈处大腿下表面的垂距 。
注:在体育测量中,小腿加足高指的是胫骨点高,大于腘高/坐位高(坐面高) 。
人种差异
(1)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人体尺寸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对美国空军中男性黑人和白人军人所作的人体测量调查表明:他们的平均身高虽然相同,但是黑人军人群体的四肢长度大于白人军人群体;相反,其躯干长度却比白人军人群体的短。对美国空军和日本空军的人体测量数据加以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日本人虽然在身材上矮些,但他们的平均坐高值与美国空军人员的该值相差不多(说明两者间身高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下肢长度上)。
不同种族之间,上肢相对长度的差异性与下肢相对长度的差异性是相类似的。有研究表明,不同种族间身体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四肢的远端部分(即前臂长和小腿长)在长短上的差异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四肢的近端部分(即上臂长和大腿长)的长短差异所致 。
日本人的坐高与欧美人相比大致相当,但是小腿加足高却基本上要低数厘米,如图所示 :
(2)Таннер(1955年)也指出,与欧洲人相比,黑人相对长腿。有趣的是,腿相对长的群体的小腿大腿指数((胫骨长/股骨长)×100)有达到85%以上的趋势。这些群体不仅小腿节段相对长,而且前臂与上臂相比一般较长 。
黑人躯干短,四肢长,黑人的四肢比其他人种长5厘米左右。由于下肢长、重心高、稳定角减少,有利于快速灵活。小腿长在跑时使肢体末端获得更大的线速度,有利蹬地,以获得更大的支撑反作用力 。
(3)Crural指数可作为人或动物生活地区年均气温的衡量指标,低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该指数大于高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 。
不同地区的人Crural指数如图册所示:
注:该文献中,Crural指数=(胫骨最大长/股骨生理长)×100 。
动物差异
奔跑
研究动物运动的专家发现,动物的小腿骨(胫骨)与大腿骨(股骨)的长度比值可以反映该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比如,善于负重、行走不快的大象,其比值为0.60;比赛用的骏马奔跑速度很快,其比值达到0.92;今天动物世界的快跑能手--羚羊,比值是1.25。这项研究成果说明,动物的胫、股比值大,即胫骨较长,其运动速度就较快。这个理论适用于研究其它动物 。(原文来自《热血恐龙 古生物学中的一场革命》(英)德斯蒙德(A.J.Desmond)著;甄朔南等译 。)
大腿短、小腿长可谓之羚羊腿 。
跳跃
小腿和大腿长度的比例称为Crural指数,与素质有关。指数高的人(小腿比大腿长)更适于参加跳的运动。几乎所有跳跃的动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数 ,如跳兔208.5、袋鼠172、跳鼠152等,而人类平均只有80多 。
不同种类的袋鼠的Crural指数如图所示,其中最高为红袋鼠202 。
运动员选材
运动实践证明小腿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会有利于运动。运动员一般小腿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选材时,[(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100指数反映了运动员大腿长与小腿长A之比,该指数在选拔以下肢为主的运动项目中较为重要 。
注: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股骨头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 。因此,在体育测量中,大腿长用大转子点高减去胫骨上点高表示 ,该长度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 。
短跑
大小腿长度之比:比值越小小腿越长。从跑的技术结构看,小腿长,有利于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心前后摆动,大腿较短前摆快而省力,主导大腿弯曲肌肉群负荷强度也较小,在摆动腿做下压扒地动作时,大腿较短下压动作更快速省力。而以膝关节为轴心的小腿做扒地动作时,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小腿较长,脚掌对地面扒地速度就大于小腿较短者,有利于支撑缓冲动作与缩短支撑时间。因此要注意优选小腿长者 。上海体科所提出的短跑运动员比大小腿长指标模式,男子为95%以下,女子为96%以下 。
游泳
常人此指数为100左右,这一数据是游泳选手的重要指标,女运动员94左右,优秀男运动员平均90左右。我国田径选手的这一指标仅次于游泳选手,目前我国田径跑跳项目男为95左右、女为97左右(跑跳项目理想的标准是90以下),投掷为97左右。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在下肢折叠式摆动时,大腿短,即阻力臂短,主动肌能进行省力性工作(与大腿长者比较),而且,摆动半径小、摆动速度快,可提高动作频率 。
跳跃
在选跳高苗子时,不应该单纯去追求他的身体高度,因为有些少儿个子虽然很高,可是体型却是"三长两短",即头长、颈长、腰长的三长,腿短、小腿短的两短。在腿长于躯干的学生中挑选小腿长于大腿的学生。一个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必须以快速助跑、快速起跳为指导思想,而小腿长的运动员就能达到"快速"的要求。反之,则达不到这个要求 。
小腿长/身高指数对比,苏联和我国篮球运动员均比对照组约大1%左右 。
如图所示,从建立数理模拟的公式可以看出小腿较长些有利于上举力。青少年运动员大、小腿长度与起跳高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小腿比大腿长更有利于起跳效果,在其条件相似情况下可作为选材的依据 。
粗略判断
观察方法:
一是下蹲测试法,两脚平稳站在地面上,两臂前平举,自然下蹲,两坐骨尽量靠近两脚跟骨,两脚跟不许离开地面,如能蹲稳,说明小腿长(见图A)。如下蹲后,身体重心后倒,蹲不稳,说明大腿长(如图B) 。
二是身体俯卧在垫上,用后脚跟击打臀部顶端,打不着者小腿短 。
注:大腿长是股骨长,股骨是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 。小腿有两长骨,即胫骨和腓骨,通常小腿长指胫骨长 ,也有文献指腓骨长 。国人股骨长于胫骨7-10cm,只有胫骨长加上足高后(即胫骨点高),才能接近或超过股骨的长度 。而人类的(胫骨长/股骨长)×100平均只有80多 。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员、模特或某些人"小腿比大腿长 ",一般情况下,只是(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比普通人高而已,并不能得出他们胫骨比股骨长。
相关数据
中国
(1)《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节选,以供参考 :
年龄分组 | 项目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18-60岁,女18-55岁 | 身高(mm) | 1678 | 1570 | 108 |
胫骨上点高(mm) | 444 | 410 | 34 |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46 | 26.11 | 0.35 | |
小腿长(mm) | 369 | 344 | 25 | |
(小腿长/身高)×100 | 21.99 | 21.91 | 0.08 |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100 | 83.11 | 83.90 | -0.79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小腿长(mm) | 75 | 66 | 9 |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47 | 4.20 | 0.27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16.89 | 16.10 | 0.79 | |
18-25岁 | 身高(mm) | 1686 | 1580 | 106 |
胫骨上点高(mm) | 446 | 412 | 34 |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45 | 26.08 | 0.38 | |
小腿长(mm) | 372 | 346 | 26 | |
(小腿长/身高)×100 | 22.06 | 21.90 | 0.17 |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100 | 83.41 | 83.98 | -0.57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小腿长(mm) | 74 | 66 | 8 |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39 | 4.18 | 0.21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16.59 | 16.02 | 0.57 | |
26-35岁 | 身高(mm) | 1683 | 1572 | 111 |
胫骨上点高(mm) | 444 | 410 | 34 |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38 | 26.08 | 0.30 | |
小腿长(mm) | 370 | 344 | 26 | |
(小腿长/身高)×100 | 21.98 | 21.88 | 0.10 |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100 | 83.33 | 83.90 | -0.57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小腿长(mm) | 74 | 66 | 8 |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40 | 4.20 | 0.20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16.67 | 16.10 | 0.57 | |
男36-60岁,女36-55岁 | 身高(mm) | 1667 | 1560 | 107 |
胫骨上点高(mm) | 441 | 407 | 34 |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45 | 26.09 | 0.36 | |
小腿长(mm) | 367 | 341 | 26 | |
(小腿长/身高)×100 | 22.02 | 21.86 | 0.16 |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100 | 83.22 | 83.78 | -0.56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小腿长(mm) | 74 | 66 | 8 |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44 | 4.23 | 0.21 |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16.78 | 16.22 | 0.56 |
(2)《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节选,以供参考 :
项目 | 男 | 女 | 男女差 |
身高(mm) | 1664.9 | 1552.5 | 112.4 |
胫骨上点高(mm) | 440.6 | 408.1 | 32.5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5 | 26.3 | 0.2 |
小腿长(mm) | 369.4 | 343.3 | 26.1 |
(小腿长/身高)×100 | 22.2 | 22.1 | 0.1 |
内踝下点高(mm) | 71.1 | 64.9 | 6.2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16.1 | 15.9 | 0.2 |
项目 | 城市 | 乡村 | ||||
男(5047例) | 女(5390例) | 男女差 | 男(8175例) | 女(8316例) | 男女差 | |
身高(mm) | 1674.9 | 1561.5 | 113.4 | 1659.7 | 1538.4 | 121.3 |
胫骨上点高(mm) | 440.6 | 408.0 | 32.6 | 440.5 | 404.0 | 36.5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3 | 26.1 | 0.2 | 26.5 | 26.3 | 0.3 |
小腿长(mm) | 369.2 | 343.0 | 26.2 | 369.4 | 340.2 | 29.2 |
(小腿长/身高)×100 | 22.0 | 22.0 | 0.1 | 22.3 | 22.1 | 0.1 |
内踝下点高(mm) | 71.4 | 65.0 | 6.4 | 71.1 | 63.9 | 7.2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3 | 4.2 | 0.1 | 4.3 | 4.2 | 0.1 |
项目 | 北方 | 南方 | ||||
男(5842例) | 女(5892例) | 男女差 | 男(7379例) | 女(7814例) | 男女差 | |
身高(mm) | 1677.1 | 1561.7 | 115.4 | 1655.1 | 1545.5 | 109.6 |
胫骨上点高(mm) | 448.4 | 414.2 | 34.2 | 434.3 | 404.6 | 29.7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6.7 | 26.5 | 0.2 | 26.2 | 26.2 | 0.1 |
小腿长(mm) | 376.7 | 349.0 | 27.7 | 363.5 | 340.0 | 23.5 |
(小腿长/身高)×100 | 22.5 | 22.3 | 0.1 | 22.0 | 22.0 | 0.0 |
内踝下点高(mm) | 71.6 | 65.2 | 6.4 | 70.7 | 64.6 | 6.1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4.3 | 4.2 | 0.1 | 4.3 | 4.2 | 0.1 |
日本
(1)《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
项目 | 男 | 女 | 男女差 |
身高(mm) | 1714 | 1591.3 | 122.7 |
大转子点高(mm) | 875.7 | 814.5 | 61.2 |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 51.09 | 51.18 | -0.09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mm) | 433.7 | 409.7 | 24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5.30 | 25.75 | -0.44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大转子点高]×100 | 49.53 | 50.30 | -0.77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98.12 | 101.21 | -3.09 |
胫骨上点高(mm) | 442 | 404.8 | 37.2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5.79 | 25.44 | 0.35 |
(胫骨上点高/大转子点高)×100 | 50.47 | 49.70 | 0.77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内踝下点高(mm) | 374.5 | 338.9 | 35.6 |
(小腿长/身高)×100 | 21.85 | 21.30 | 0.55 |
(小腿长/大转子点高)×100 | 42.77 | 41.61 | 1.16 |
[小腿长/(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86.35 | 82.72 | 3.63 |
(小腿长/胫骨上点高)×100 | 84.73 | 83.72 | 1.01 |
内踝下点高(mm) | 67.5 | 65.9 | 1.6 |
(内踝下点高/身高)×100 | 3.94 | 4.14 | -0.20 |
(内踝下点高/大转子点高)×100 | 7.71 | 8.09 | -0.38 |
(内踝下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15.27 | 16.28 | -1.01 |
(2)《size-JPN 2004-2006》不同年龄层次的身高、胫骨上点高以及(胫骨上点高/身高)×100,以供参考 :
年龄(岁) | 身高(mm) | 胫骨上点高(mm)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 | 女 | 男女差 | |
20-24 | 1704 | 1582 | 122 | 427 | 389 | 38 | 25.06 | 24.59 | 0.47 |
25-29 | 1710 | 1590 | 120 | 426 | 390 | 36 | 24.91 | 24.53 | 0.38 |
30-34 | 1713 | 1584 | 129 | 426 | 387 | 39 | 24.87 | 24.43 | 0.44 |
35-39 | 1710 | 1585 | 125 | 425 | 388 | 37 | 24.85 | 24.48 | 0.37 |
40-44 | 1705 | 1579 | 126 | 423 | 388 | 35 | 24.81 | 24.57 | 0.24 |
45-49 | 1697 | 1562 | 135 | 420 | 384 | 36 | 24.75 | 24.58 | 0.17 |
50-54 | 1691 | 1555 | 136 | 419 | 382 | 37 | 24.78 | 24.57 | 0.21 |
55-59 | 1673 | 1550 | 123 | 414 | 379 | 35 | 24.75 | 24.45 | 0.29 |
60-64 | 1645 | 1535 | 110 | 406 | 375 | 31 | 24.68 | 24.43 | 0.25 |
65-69 | 1635 | 1519 | 116 | 405 | 372 | 33 | 24.77 | 24.49 | 0.28 |
70-74 | 1622 | 1496 | 126 | 404 | 370 | 34 | 24.91 | 24.73 | 0.17 |
75-79 | 1604 | 1473 | 131 | 400 | 365 | 35 | 24.94 | 24.78 | 0.16 |
韩国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 최종보고서_수정》节选,以供参考 :
年龄(岁) | 人数 | 身高(mm) | 胫骨上点高(mm)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 | 女 | 男女差 | |
16 | 251 | 266 | 1721 | 1598 | 123 | 451 | 417 | 34 | 26.21 | 26.10 | 0.11 |
17 | 274 | 221 | 1726 | 1598 | 128 | 452 | 415 | 37 | 26.19 | 25.97 | 0.22 |
18 | 237 | 212 | 1730 | 1594 | 136 | 453 | 413 | 40 | 26.18 | 25.91 | 0.28 |
19 | 234 | 229 | 1731 | 1598 | 133 | 454 | 412 | 42 | 26.23 | 25.78 | 0.45 |
20~24 | 482 | 362 | 1742 | 1609 | 133 | 457 | 415 | 42 | 26.23 | 25.79 | 0.44 |
25~29 | 386 | 306 | 1736 | 1608 | 128 | 455 | 416 | 39 | 26.21 | 25.87 | 0.34 |
30~34 | 332 | 354 | 1737 | 1602 | 135 | 454 | 412 | 42 | 26.14 | 25.72 | 0.42 |
35~39 | 320 | 322 | 1725 | 1602 | 123 | 449 | 411 | 38 | 26.03 | 25.66 | 0.37 |
40~49 | 310 | 360 | 1703 | 1570 | 133 | 440 | 400 | 40 | 25.84 | 25.48 | 0.36 |
50~59 | 220 | 359 | 1682 | 1547 | 135 | 432 | 397 | 35 | 25.68 | 25.66 | 0.02 |
60~69 | 143 | 230 | 1654 | 1529 | 125 | 425 | 393 | 32 | 25.70 | 25.70 | -0.01 |
16~69 | 3189 | 3221 | 1722 | 1587 | 135 | 449 | 409 | 40 | 26.07 | 25.77 | 0.30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如表所示:
统计指标 | 男 | 女 | 男女差 |
平均值 | 26.07 | 25.77 | 0.30 |
最小值 | 22.15 | 21.74 | 0.41 |
最大值 | 31.17 | 28.91 | 2.26 |
同等身高段,胫骨上点高、(胫骨上点高/身高)×100如表所示 :
身高段 (mm) | 男(n=3189) | 女(n=3221) | 同身高段比较 | |||||
n | 胫骨点高 平均值 (mm) | (胫骨点高/身高) ×100 平均值 | n | 胫骨点高 平均值 (mm) | (胫骨点高/身高) ×100 平均值 | 胫骨点高 男女差 (mm) | (胫骨点高/身高) ×100 男女差 | |
1354- 1399 | 1 | 422 | 31.17 | 1 | 345 | 24.75 | 注:该男性为异常值 | |
1400- 1449 | - | - | - | 22 | 369 | 25.73 | - | - |
1450- 1499 | - | - | - | 192 | 376 | 25.42 | - | - |
1500- 1549 | 6 | 391 | 25.39 | 593 | 389 | 25.45 | 2 | -0.06 |
1550- 1599 | 49 | 399 | 25.22 | 1042 | 405 | 25.71 | -6 | -0.49 |
1600- 1649 | 289 | 419 | 25.68 | 925 | 420 | 25.92 | -1 | -0.24 |
1650- 1699 | 744 | 435 | 25.92 | 362 | 435 | 26.09 | 0 | -0.17 |
1700- 1749 | 1074 | 450 | 26.13 | 75 | 450 | 26.25 | 0 | -0.12 |
1750- 1799 | 722 | 465 | 26.25 | 9 | 464 | 26.34 | 1 | -0.09 |
1800- 1849 | 244 | 481 | 26.46 | - | - | - | - | - |
1850- 1899 | 55 | 493 | 26.45 | - | - | - | - | - |
1900- 1915 | 5 | 509 | 26.68 | - | - | - | - | - |
德国
《Erhebung anthropometrischer Maße zur Aktualisierung der DIN 33 402 – Teil 2》节选,以供参考 :
年龄(岁) | 胫骨上点高(mm)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
男 | 女 | 男女差 | 男 | 女 | 男女差 | |
18-65 | 460 | 425 | 35 | 26.29 | 26.15 | 0.13 |
18-25 | 465 | 430 | 35 | 25.98 | 25.90 | 0.07 |
26-40 | 460 | 425 | 35 | 26.06 | 25.99 | 0.07 |
41-60 | 455 | 420 | 35 | 26.22 | 26.01 | 0.22 |
61-65 | 450 | 420 | 30 | 26.32 | 26.33 | -0.02 |
美国
《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
项目 | 女 | 男 | 男女差 |
身高(cm) | 162.49 | 175.34 | 12.85 |
大转子点高(cm) | 85.08 | 91.45 | 6.37 |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 52.36 | 52.16 | -0.20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cm) | 40.84 | 43.62 | 2.78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5.13 | 24.88 | -0.26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大转子点高]×100 | 48.00 | 47.70 | -0.30 |
[(大转子点高-胫骨上点高)/胫骨上点高]×100 | 92.31 | 91.20 | -1.12 |
胫骨上点高(cm) | 44.24 | 47.83 | 3.59 |
(胫骨上点高/身高)×100 | 27.23 | 27.28 | 0.05 |
(胫骨上点高/大转子点高)×100 | 52.00 | 52.30 | 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