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酸

胃反酸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并非都是胃有疾病。当胃酸过多时,有些酸性分泌物会刺激胃粘膜,引起胃泛酸,让人有烧心的感觉。
- 别名 胃反酸
- 常见发病部位 胃部
- 常见病因 生理性泛酸等
- 常见症状 消化道症状
胃反酸的简介
胃反酸
胃泛酸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并非都是胃有毛病。当.胃酸过多时,酸性分泌物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泛酸,让人有烧心的感觉。造成胃酸过多和泛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种:
(1)生理性泛酸。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饮食不当,如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某些粗粮、红薯、马铃薯等含多量淀粉、糖、酸等,会刺激胃产生大量胃酸,况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剩余的糖分在胃肠道里发酵,也要诱发泛酸。此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利血平、保泰松等,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
(2)泛酸。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等,可促使胃酸增多,常常出现泛酸。
生理性泛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的因素即可解决。病理性泛酸除了要寻找病因外,可服用制酸的药物,如碳酸钙、胃舒平等,中药乌贝散、左金丸等,效果也不错。
别小看胃反酸
临床发现,70%的胃病与胃酸有关。有超过70%的人曾有过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但只有10%的人会选择就医。专家指出,要认识反酸有时不只是症状,而是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及时就医。
认识1:压力与反酸
调查发现,高压忙碌的白领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曾经有过反酸、烧心等问题,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忍受或自行服药解决。专家认为,这是对疾病认知率低所造成的。白领群体之所以反酸发生率高,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和忙碌无暇保障规律的一日三餐,使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从而增加了胃痉挛的危险。
提示:胃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胃反酸,除了消化系统的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胸痛、腹痛和恶心、发作性胸闷、气急、慢性咳嗽、喉炎、咽痛或吞咽困难等,如果胃酸上行到口腔,还可能腐蚀牙齿。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很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应及时就医。
认识2:早餐和反酸
不吃早餐也会加重反酸。专家解释,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当是全天能量摄入的30%,经过一夜睡眠,身体有10多个小时一直在消耗能量却没有进食,人体需要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补充、储存能量。如果长期不吃或不科学地吃早餐,就会有很多的空胃时间,空胃时会有更多的胃酸赋闲,就容易产生胃酸反流。
提示:早上喝杯牛奶。吃片面包。不但会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还能提供整个上午身体所需的能量。
认识3:烟酒和反酸
烈性酒和酸味饮料以及刺激性的调料,都是引起胃酸反流的"危险分子"。过量的脂肪也会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和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吸烟也是一种对胃极为不利的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蠕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减少,使胃黏膜遭受伤害。
提示:生活中尽量做到戒烟、限酒;尤其在睡眠前两小时之内不要吸烟。另外,菜肴应以煮、炖、烩为主,尽量少用油煎炸烤,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生冷食物,还应少吃辣椒、咖喱、胡椒、蒜等刺激性食物。
认识4:睡眠和反酸
严重的胃反酸会让患者在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受到侵扰。但通常是饭后反酸会更明显,尤其是饱食后立即上床睡眠,最容易引发胃酸反流。国外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不明原因的失眠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占了1/3的比例。"胃不和则寐不安"之说也表明了胃病与失眠的关系甚密。
提示:反流胃灼痛易致胃酸、胆液等分泌异常,会并发哮喘和咳嗽等,干扰正常的睡眠。此外。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也会通过下食道括约肌反流至食道,迫使患者突然惊醒,出现睡眠紊乱。所以,有时治好胃反酸,失眠也就不治而愈。
胃反酸的紧急处置
1、反酸时,应让身体保持坐姿,不可随意吃药。
2、可喝杯温开水,以稀释胃酸上行给消化道和口腔带来的伤害。
3、如果空腹,吃几片苏打饼干,也可缓解反酸造成的不适。
4、如果胃食管反流是由于睡前吃得太多所致,就应起床稍微活动一下。
5、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四个原则
在治疗胃酸倒流主要以一种较新的药物胃酸泵抑制剂,有效控制胃酸产量,减低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机会。严重患者,或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胃反酸
提醒:健康生活远离胃酸倒流
1。 减少饮用酒精及含咖啡因饮品;经常饮用会影响食道功能,增加患病机会。
2。 注意体重,过肥会令胃部蠕动减慢,食物停留于胃部时间增长,容易引起胃酸倒流。
3。 饮食定时,避免于睡前一至两小时进食,减低括约肌松弛机会。
4。 戒掉吸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进行适量运动。
治疗方法
方1 栀子汤
【配料】:栀子14克、大黄4克、牡丹皮10克、苏梗10克、降香6克、白芍15克、枳壳8克、代赭石30克、竹茹12克、阿胶18克、白芨6克(研末冲服)、海螵蛸5克(研末冲服)。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卧位徐徐服之。3周为一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主治:返流性食管炎,胸骨下灼热疼痛,平卧或弯腰俯拾时加剧,咽下困难,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来源} 摘自《福建中医药》1996
方2 公英白芨膏
【配料】:蒲公英210克、白芨70克、三七35克(研极粉末)、鸡子5枚(取清)、蜂蜜100克。先将蒲公英、白芨水煎2次,每次煮沸1小时,去渣,共取汁1000ML,过滤静置,取上清液置锅中,慢火蒸发浓缩至100ML,得清膏侯凉。然后将三 七、蛋清、蜂蜜加水混匀,即得煎膏,装瓶备用。上述剂量为每人份7日量。
【服法】:服药前,先饮少量温水以冲洗食管,然后平卧床上缓缓咽下煎膏,每日3至6次,7天为一疗程,服药其间忌食油炸、辛辣食物,食后再用温水以冲洗食管。
主治:返流性食管炎。
胃反酸的危害
①烧心(常在进餐后、弯腰、平卧时发生,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巧克力、咖啡、酒后,在胸骨后、或自上腹部到咽喉部,甚至向背部放射,烧心在饮水、进食、服用止酸剂后缓解);
②食管痛(胸骨后紧缩样、刀割样疼痛,常可向腹背颈部及臂部放射);
③吞咽痛(吞咽较热食物、酒或柠檬类饮料时感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