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肱骨外科颈骨折

2022-06-26 02:08:54 百科资料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以上,此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渡且稍细,是解剖上的薄弱环节,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多较严重,局部出血较多,应特别注意。
  • 挂什么科 骨科
  • 哪些症状 有明显的肩部外伤史、肩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局部可见瘀斑、触诊骨折处有压痛、可有骨擦音
  • 好发人群 青壮年及老年常见
  • 需做检查 血常规、肩部X线正位片
  • 引发疾病 肌肉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此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手或肘着地,暴力沿肱骨干向上传导冲击引起骨折;肩部外侧直接暴力亦可引起骨折。

  (二)发病机制

  同样的外力作用于肱骨近端,由于年龄因素以及骨与关节囊韧带结构的强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类型的损伤。正常的肱骨上端由较致密的网状骨松质骨小梁构成。其强度大于关节囊及韧带。因而在青壮年时期,肩部外伤更易发生肩关节脱位,较少发生肱骨上端骨折。除非遭受严重创伤,可造成严重的肱骨上端骨折脱位。儿童时期,肱骨上端骨骺板是解剖上最薄弱的部位,因此外伤易造成肱骨上端骨骺分离,较少发生关节脱位。中老年的病人,肱骨上端骨质变疏松,骨强度大大减弱,因此较为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肱骨外斜颈骨折。

症状

  与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症状多较严重。

  1.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较为明显,尤以内收型及粉碎型者为甚。

  2.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较明显,尤以活动时明显且伴有环状压痛及叩痛。

  3.活动受限 以后二型为最严重。

  4.其他 注意有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错位明显者患肢可出现短缩、成角畸形。

  5.分型

  (1)裂纹型骨折:即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外展型骨折:由于跌倒时上肢外展位所致,并使骨折远侧段呈外展,近侧段相应的内收,形成两骨折端向外成角移位,且常有两骨折端互相嵌插。

  (3)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内收位,使骨折远侧段内收,近侧段相应的外展。形成两骨折端向内成角移位,两骨折端内侧常有互相嵌插。

  (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再引起肱骨颈外科骨折(图1)。

  1.外伤史 多种暴力均可引起。

  2.临床表现主要依据肩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

  3.影像学检查 常规X线片可显示肱骨外科颈骨折线及成角畸形与移位情况,大多可明确诊断;一般勿需行MRI、CT等检查。

检查

  1.有肩部外伤史。2.有上述症状与体征。肩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局部可见瘀斑。触诊骨折处有明显压痛,并可有骨擦音。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较为明显,尤以内收型及粉碎型者为甚。.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较明显,尤以活动时明显且伴有环状压痛及叩痛。3.X线正位或腋位元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鉴别

      1、肱骨干骨折: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跌倒、撞击等,上臂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斑、水泡,上臂畸形,异常活动,可能患肢合并脉搏触摸不到、上肢活动障碍等。一般X线检查即可鉴别。

  2、肱骨髁上骨折:表现为肘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局部有异常活动、骨擦音,肱动脉挫伤或压迫可发生血管痉挛,疼痛。或桡动脉搏动消失,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正中神经受损可引起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及桡侧三指半感觉减退或消失。需完善X线检查鉴别。

  

并发症

  血管损伤: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一般以腋动脉损伤发生率最高。有的报道在移位骨折者中损伤率为4.9%,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所致。老年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较差,较易发生血管损伤。

  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膨胀性血肿,疼痛明显。肢体苍白或发绀、皮肤感觉异常。一些病例由于侧支循环,肢端仍有血液供应。动脉造影可确定血管损伤的部位及性质。证实诊断后,应尽早手术探查。固定骨折,同时修复损伤的血管,可行大隐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移植。

  臂丛神经损伤: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为6.1%。有的报道高达21%~36%,以腋神经最多受累,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损伤也偶有发生。腋神经损伤时,肩外侧皮肤感觉丧失,但测定三角肌纤维的收缩更为准确、可靠。腋神经损伤时,可采用肌电图观察神经损伤恢复的进程。绝大多数病例在4个月内可恢复功能,如伤后2~3个月仍无恢复迹象时,则可早期进行神经探查。

  胸部损伤:高能量所致肱骨近端骨折时,常合并多发损伤,应注意除外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

预防

      预后一般良好,肩关节大部分功能可恢复。老年粉碎型、有肱骨头缺血、坏死及严重移位而又复位不佳者,则预后欠佳。

治疗

     治疗原则

  1.裂纹骨折,嵌插骨折或老年骨折,用三角巾前臂90°悬胸2—3周。早期行功能锻炼。

  2.移位骨折,手法复位和外固定3周。外展形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前,内收型用外展支架固定。

  3.难于手法复位或不宜用外固定者,可行尺骨鹰咀穿针持续牵引复位3—4周。

  4.少数手法复位失败或治疗较晚不能手法复位者,就及时切开复位,用钢板螺钉或骨园针内固定。

  用药原则

  1.手法复位病人,疼痛时可用止痛药或中药活血化瘀类。

  2.需手术根据需要给麻醉药,及抗生素防感染。

饮食

  肱骨外科颈骨折吃哪些对身体好?

  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饮食资料为网友共享,无经过医生审核,仅供参考。<?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