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2022-07-10 03:48:40 百科资料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偶见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或在导管检查时脱落。
  • 挂什么科 普外科
  • 哪些症状 腹痛、腹泻、便血、呕吐、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
  • 好发人群 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近期心梗患者
  • 需做检查 腹部平片、腹腔穿刺、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积(PCV)、酶学检查
  • 引发疾病 段性肠缺血坏死、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病因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处的赘生物和左右心耳附壁血栓的脱落等;亦可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和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的栓子等。

  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发生亦与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关,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呈锐角分出,与主动脉走行平行,管腔较粗,与腹主动脉血流的方向一致,脱落的栓子易于进入,在血管狭窄处或分叉处导致血管栓塞。

  

症状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1)多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和瓣膜置换术等病史。

  (2)突发剧烈腹部绞痛,不能用药物缓解,早期腹软不胀,肠鸣音活跃,症状与体征不符是早期病变特征。

  (3)继续发展,出现绞窄性小肠梗阻表现及体征,呕吐及腹泻血样物。

  (4)较早出现休克。

  2.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1)进食后出现弥漫性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性与进食量有关,症状进行性加重。

  (2)慢性腹泻,泡沫样大便,吸收不良,体重下降。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多在(25~40)×109/L。

  2.红细胞比积 因有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升高。

  3.血气分析 pH下降、SB下降,BE呈负值,二氧化碳结合力代偿性下降等,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发生。

  4.血清酶学检查 可见血清LDH、SGOT、SGPT、CPK升高。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早期无特殊表现,影像可见大小肠均有轻度或中度扩大充气,但可协助排除其他疾病。晚期由于肠腔和腹腔内大量积液,腹腔普遍密度增高。

  (2)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了解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及其分支情况,根据造影剂突然中断,确定栓塞部位,对诊断的做出有重要价值。

  2.多普勒超声检查 根据血流方向及速度,判断栓塞的部位,但肠梗阻时,肠胀气可干扰诊断的做出。

  3.诊断性腹腔穿刺抽液 可有血性液体抽出。

  

鉴别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应注意与各种机械性肠梗阻进展所致绞窄性小肠梗阻鉴别。另外,其临床表现与非闭塞性急性肠缺血类似,应注意鉴别。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于正确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2.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腹痛,难以与其他的腹痛鉴别。尤其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胰腺炎等的鉴别。血管造影检查对确诊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至关重要。

  

并发症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并发症是节段性肠缺血坏死,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还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等并发症。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高血压,间歇性跛行,溃疡,心慌,心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跳过速,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胸闷等。

预防

  主要对引起血栓的原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肺动脉栓塞并发症的问题。老年男性,肺栓塞,口服华法林治疗。加服活血化瘀中药并无增加溶栓效果,但可增加出血风险。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易患因素,亦是预防的重点。

治疗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1)非手术疗法 ①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②动脉造影后,动脉持续输注罂粟碱,并试用尿激酶或克栓酶动脉溶栓治疗。

  (2)手术治疗 ①栓塞位于某一分支,累及局部肠管坏死,行肠切除术和小肠吻合术。②栓塞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全部小肠和右半结肠已坏死,则行全部小肠,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肠外营养支持。③栓塞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肠管未坏死,行动脉切开取栓。④如取栓后肠系膜上动脉上段无血或流出血较少,则应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在腹主动脉或骼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搭桥吻合术。

  2.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1)非手术疗法 少量多餐,口服维生素C、E及血管扩张药物,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2)手术疗法 ①血栓内膜剥落术。②越过狭窄段自体静脉搭桥手术。③将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段切除,然后将该动脉再植入主动脉。④腹腔动脉狭窄,自体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脾动脉之间搭桥手术;或脾动脉与腹主动脉端侧吻合。⑤肠系膜上动脉出口处狭窄,自体静脉在结肠中动脉开口以下与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之间搭桥手术。

  

饮食

  一、多吃水果

  木瓜: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草莓: 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 阿司匹林定功效。

  猕猴桃: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果胶、鞣酸、柠檬酸、黄酮类物质,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脂等症。

  猕猴桃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不齐,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

  杏: 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西瓜: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钙、铁、粗纤维等,对高血压有很好作用。

  柿子: 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

  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柑橘: 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核桃: 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楂,能改善心脏功能。

  石榴: 软化血管。

  枣: 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缓和动脉硬化。

  苹果: 每天食300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二、日常保健

  1、饮食调节。低盐 (日食不过5克 )、低动物脂肪、节制食量,忌食辛辣 ,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

  2、饮水充足。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 2000- 2500毫升 ,对老年人来说 ,更要多饮水。

  3、戒烟酒。做到不吸烟、少饮酒 ,劳逸结合 ,生活规律 ,忌饭后就睡 ,控制体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