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肝钙化

2022-07-03 03:19:17 百科资料

肝内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人体肝脏有钙化灶的情况比较多见,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肝内胆管结石(最常见)、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肿瘤、肝脏外伤、肝脓肿、肝结核、血管瘤、肉芽肿、先天原因等有关,另外,患原虫、肝吸虫、寄生虫病之后会继发形成钙化灶。

  • 别称 肝钙化
  • 多发群体 20~50岁的人群
  • 常见发病部位 肝脏内
  • 常见病因 肝内胆管结石

简介

  多数情况下,肝脏的钙化斑只是人体肝细胞坏死之后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变异,人体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一些细胞坏死是正常现象,坏死之后,因为自身循环不畅,从而在肝胆中沉着下来,形成钙化斑,在b超下显示出很像是结石的亮点。

  一般情况下,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种斑点在b超检查中只有0.5cm左右。钙化斑如同皮肤上长的痣,只是一些坏死细胞的沉着,大多数是良性的,而且病人本身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症状,一般情况下不用处理。

  但在某些情况下,肝炎、脂肪肝、糖尿病、死亡虫卵等都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改变,因此,也要排除这些疾病引起病变的可能。

病因

  形成肝内钙化灶的病变很多,它主要包括:

  ①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

  ②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

  ③寄生虫感染;

  ④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

  ⑤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