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肝海绵状血管瘤

2022-07-15 04:57:54 百科资料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可随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及肝组织受损伤程度而不同。
  • 挂什么科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 哪些症状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腹胀、腹水、脾肿大、腹部肿块、嗳气、肝肿大
  • 好发人群 30~50 岁多见
  • 需做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
  • 引发疾病 出血、休克、肿瘤坏死、腹部剧痛、发热、虚脱、动静脉瘘形成、心力衰竭

病因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有以下几种学说。

  1.发育异常学说 目前普遍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血管瘤。有些在出生时即存在,或在出生后不久即能看到,亦说明为先天发育异常。

  2.其他学说 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肝内出血后,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扩张。

症状

  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B超、CT检查以及剖腹手术时发现。肿瘤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当肿瘤逐渐增大压迫邻近脏器时,可出现上腹胀闷、进食后饱胀、嗳气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瘤内血栓形成,从而破坏红细胞和消耗大量血小板有关。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在肝内形成动静脉瘘时,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极少有梗阻性黄疸,偶有蒂扭转。

  大多数病例在腹部可触及包块,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或中等硬度,压之能缩小,有弹性感,无压痛,可闻及血管杂音。

  

检查

  1.可有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

  2.B型超声

  B超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小海绵状血管瘤多为边界清楚的高回声结节,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则表现为高回声和低回声相混合的图像。

  3.同位素血池扫描

  肝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普通扫描时的充盈缺损区部位的放射性浓聚,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浓,这种过度填充现象是肝血管瘤的特征性影像。

  4.CT

  平扫时为边界清楚、均匀的低密度影,增强后早期可见病灶周边呈片状、结节状强化,延迟扫描可见病灶中心部也逐渐强化,最终整个病灶被充填。

  5.MRI

  在T1加权图像上多呈均匀的低信号,质子加权即是均匀的高信号,T2加权图像上则为很明显的高信号,呈“灯泡征”。如血管瘤发生纤维变或囊性变,则信号强度可不均匀。

  6.肝动脉造影

  肝动脉造影是诊断肝血管瘤最可靠的方法。在动脉期即可见肿瘤区域内有许多血管湖,造影剂在血管湖内滞留时间较长,可达20秒或更长时间,至静脉期仍不消失。

  

鉴别

  肝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肝癌或肝的其他良性病变相鉴别。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很高。故明确在体检、超声中发现肝脏占位诊断有助于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

  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有肝功能异常和AFP升高,对于AFP不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可通过病史、体检以及超声、CT等检查来鉴别,如CT平扫为低密度灶,无包膜边界不清,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增强,均支持原发性肝癌,如大病灶中心坏死出血也可致密度不均。转移性肝癌,多为多发,有消化系统原发灶。

  2.肝棘球蚴病 病人有牧区生活史,有羊、犬接触史,肝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阳性,嗜酸性细胞计数增高。

  3.肝非寄生虫囊肿 孤立单发肝囊肿易与肝海绵状血管瘤鉴别,只有少数多囊肝有时可能与肝海绵状血管瘤混淆。多囊肝50%以上合并多囊肾,病变自开始即为多发性,大多满布肝脏,超声、CT示病变为大小不等、边界光滑、完整的囊腔,可能有家族遗传因素。

  4.其他 肝腺瘤、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均少见。前者虽发展也缓慢,但肿块坚硬似橡皮;后者发展较快,具恶性肿瘤特征,多见于青少年。

并发症

  1、肿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游离在肝外生长的带蒂肿瘤扭转时,可发生肿瘤坏死,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

  2、也有个别病例因血管瘤巨大,有动静脉瘘形成,致回心血量增多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

预防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因此预防措施应该是孕妇注意孕期的卫生还有饮食,慎重饮食,服药遵医嘱,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确保胎儿的健康成长。

  

治疗

  肝血管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由于临床罕见有恶变,故如无临床症状,即无需特殊处理,可定期随访。

  (一)手术切除适应证

  1.有明显临床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2.直径>10cm 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3.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

  4.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明显增大的血管瘤;

  5.有发生破裂出血可能者;

  6.对年龄40岁以下,瘤体>5cm,可能有继续增大者。

  (二)其他疗法

  1.介入栓塞治疗

  目前HAE 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的治疗。另外,妊娠期海绵状血管瘤常迅速增大,为预防腹压逐渐增大引起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破裂出血,HAE是最佳的选择治疗方法。

  2.放射治疗

  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放射治疗,以控制肿瘤进一步增大。

  

饮食

  1、忌辛辣,较辣的食物会刺激肠胃,使血管的工作量加大。在血管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2、饮食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3、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