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

- 西医学名 肌筋膜炎
- 其他名称 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
- 所属科室 内科 -
- 发病部位 肌肉,筋膜
- 主要症状 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
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发作,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病理生理
肌肉、韧带为人体各种活动的动力基础,其末端装置是其各肌肉附着骨骼处,是带动骨骼、关节的力量传递枢纽,也是应力集中和交汇的部位,因此极容易损伤。反复损伤局部肌肉,当损伤愈合后可遗留疤痕或粘连,疤痕组织可使局部血管数量减少或管径变小,发生局部微循环血流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无氧工作能力丧失。因肌肉局部缺血使其末梢神经受刺激引起疼痛,病人不能耐受长时间的体力活动甚至静坐活动。比如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心理压抑,均可引起局部肌节水平的生理性挛缩,长期反复肌痉挛引起肌肉缺血,无菌渗出,疤痕形成,局部肌筋膜经常承受体位性负荷而极度紧张、疲劳引起姿势性损伤,反复劳累致肌肉微小撕裂性损伤,在肌筋膜微血管反应区周围出现致痛物质。类风湿性肌炎、强直性脊柱炎或病毒性肌炎因肌肉肿胀引起末梢神经受压,长期可形成痛觉敏感点或痛性肌硬结,经历长期的局部刺激、炎症、愈合、增生或疤痕等复杂交织反应过程,局部组织出现疼痛并有炎症渗出物沉积钙化并发展为肌挛缩。缺氧或能量代谢缺乏可能是继发于局部血流量的减少,是CMPS致痛的重要机制,可造成肌肉功能障碍和组织破坏,可使用筋膜膏功效全面,可强效促进血液流畅,恢复肌肉、筋膜组织健康,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筋膜炎的目的。
痛性结节的病理特点:①一块肌肉中一束被无菌性炎症的肌膜包绕的肌纤维,较硬。②有病变的皮神经。③增生的炎症的脂肪结缔组织,与深筋膜紧密相连。④运动神经进入肌肉的部位。痛性结节多发生在脊上韧带,脊间韧带、椎板后肌群、横突上肌群、横突间肌群、枕环筋膜、提肩胛肌、斜方肌、菱形肌、腰肌、骶棘肌,等等。
发病原因
慢性劳损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
常见如下几个诱发因素:
1、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伤史。肌肉、筋膜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迁延日久而致病。
2、不少患者虽没有明显急性外伤史,但因长时间坐班少活动;或因工作姿势不良,长期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或因工作紧张,持续性负重,过度劳累等,迁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风寒湿邪,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迁延日久而致病。
4、患者体弱,免疫功能不强;或是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质增生)诱发。
疾病分类
颈后肌筋膜综合症:又称慢性颈部肌痉挛,易与颈椎病相混。主要病因为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工作,尤其是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工种,容易患此病,一般仅限于颈后部不适。主要症状:自觉颈后部疼痛、僵硬、酸困、沉重、压迫、活动不灵,一般无神经症状,晨起症状加重,活动后减轻。病情严重可伴有头痛及累及肩背部,表现为酸困及麻木等。
一、颈肩肌筋膜炎:亦称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是指颈肩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颈肩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主要与轻微外伤、劳累及受寒等有关。主要症状:颈肩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或有重压感,麻木感,可向头部和上肢及背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可出现颈部弹响感;体检可发现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压痛点常位于棘突及棘突旁,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压痛局限,多无放射。
二、腰肌筋膜炎:急性期患者腰部疼痛剧烈,有烧灼感,腰部活动时症状加重,局部压痛较显著(多在病变肌肉的起止点处),有的病人体温升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急性发作后,少数患者症状可完全消退,多数会遗留疼痛,或相隔数月、数年以后再次发作。慢性病例表现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常在天气变化时(如阴雨天)、夜间、或潮湿地域时疼痛加重,晨起腰部酸痛加重,稍加活动可缓解,劳累后又加重。腰部压痛广泛,腰功能活动可正常,但活动时腰部酸痛明显。
三、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等活动)。长时间行走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的压迫,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经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的损伤。主要症状:足底筋膜炎多是单脚发病,除了足跟疼痛外,另有部分的患者感到足弓或前足疼痛。患者在早上起床时,当脚刚接触地面、准备站起来的一瞬间,疼痛非常剧烈,这是由于足底肌腱一整夜没有机会得到伸展,在下床起身时受到突然牵扯,所以马上就感到疼痛。中药筋膜膏全方药性温和,调补结合,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快身体机能恢复,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筋膜炎的目的。
肌筋膜炎治疗
膏药治疗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筋膜炎可以外贴膏药思 华 堂 筋 膜 膏 ,其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并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体质,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筋膜炎病机特点而发挥疗效,从而达到彻底治愈该病的目的。
手术治疗
一半以上的病人经休息症状即可得到缓解,热敷、按摩可消散结节,对疼痛结节的封闭也相当有效,但腰肌的锻炼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少数症状顽固,久治不愈的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发现在局部的筋膜上有裂隙,有脂肪从裂隙中疝出,这就是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脂肪与周围组织包括筋膜及邻近的皮神经分支相粘连,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手术应切除结节,修补筋膜,分离粘连及切除皮神经。效果常良好,但由于常为多发性病变,手术只能解决一处的症状,故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筋膜炎,遵循其一贯以来分而治之的理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中医认为筋膜炎,在外是因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导致筋膜受损、瘀血凝滞、肌肉痉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是因肾气亏损、肝失所养,内外交迫,从而发病。筋膜膏是治疗筋膜炎的最好治疗方法。中医内调外治之法,一方面能修复受损筋膜、清除淤血、解除肌肉痉挛,一方面滋补肾阴、调养机理、行气活血,攻补结合,故在治疗筋膜炎上有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慢性期治疗
慢性期病人的治疗以适当的休息,口服及外用消炎止痛药物以及肌松镇静药物,使用活血化淤的中药、适当的肌肉放松按摩为主。
在腰肌劳损的腰背部酸痛症状缓解以后,应当积极加强 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加强腰部的保健,防止腰部受到风寒、外伤、劳损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应当睡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席梦思床垫,避免睡行军床或者软的沙发,起床后要适当做一些腰部运动。否则,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可能非常容易反复发作。
你如果反复发作腰肌劳损或腰肌筋膜炎,容易加速腰椎的退变,天长日久,可能容易引起较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管狭窄症。
在临床上,腰肌劳损、下腰部劳损、慢性腰肌筋膜炎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大多数时候,不同的骨科医生可能根据自己不同的习惯,可以将同一个病人诊断为腰肌劳损或者腰肌筋膜炎、甚至下腰部劳损,但是他们选择的治疗方式都是一样,对于病情的估计也是一样的。所以如果这类病人在不同的医生那里得到了不同的诊断,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感到大惊小怪。
手法治疗
(1)衮法:在患者腰部沿骶棘肌纤维走行方向施以扌衮法,手法宜轻柔缓和,连续滚动8分钟,再于患部施以分筋法,如有明显的条索状改变时,手法要略重,以手拇指沿肌纤维方向进行弹拨约2分钟。
(2)掌揉法:医者以大小鱼际着力,在腰痛部位的软组织上作环形揉动,自上而下,稍加一定的压力,反复揉动7~8分钟,再在腰背部做散法2分钟,使局部血运改善,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效果。
(3)膊运法:医者以前臂 的尺侧面接触病人的皮肤,作环形或半环形揉动,此法接触面积较大,每次可治疗5~7分钟,然后再于局部施以顺筋法,自上而下捋顺肌肉,约5分钟。
(4)按压法:采用双掌按压,双手相叠,用掌根鱼际或全掌着力按压,按压时动作要持续缓和,按压到一定深度时,可作旋转性按压,每次10分钟左右。
疾病预防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等。
5、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或者疼痛的时候外敷筋膜膏,还是不错的。
6、使用硬板软垫床,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 中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8、劳动,劳动姿势不正确,容易造成腰肌筋膜炎。现在列举一些正确的劳动姿势帮助大家预防腰肌筋膜炎。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9、 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久站久坐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一旦超过了20分钟肌肉就开始紧绷,无论是 什么姿势维持太久都不好,而错误的姿势是会加重腰酸背痛的。不要过度劳累进行剧烈运动,腰肌筋膜炎康复后过度劳累还是会复发的,即便是正常人过度劳累也不行的。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势,例如:不正确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势,长时间伏案阅读,书写和看电视、上网,在办公室长时间坐着的工作方式,不正确的搬运物品,长时间驾车,家居生活中工作台面的高度过低,琐碎的家务事以及运动损伤等等都会引起腰背部疼痛或加重腰背部疼痛的临床症状,要注意这些,不要睡过软的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