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

- 挂什么科 骨科
- 哪些症状 肋骨痛、骨痛、钝痛、压痛、刺痛、胸闷憋气
- 好发人群 20~30岁、40~50岁患者多见
- 需做检查 CT检查、胸部平片
- 引发疾病 无菌性肋软骨炎、感染性肋软骨炎
概述

肋软骨炎是指胸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非炎症性的肿胀疼痛。其原因一般认为与劳损或外伤有关,好发于上臂长期持重的劳动者。临床表现:好发于20~30女性,男与女之比为1:9。发病有急有缓,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弓状,肿胀、钝痛,有时放射至肩背部、腋部、颈胸部,有时胸闷憋气。 一般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肋软骨炎以气滞血瘀、瘀血化热为主,治疗则以行气活血止痛、清热凉血和营为主。
肋软骨炎是疼痛门诊或胸外科门诊常见疾病,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Tietze
综合征)和感染性肋软骨炎。Tieze综合症一般认为是肋软骨的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定义为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不明原因发生的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性病
变,表现为局限性疼痛伴肿胀的自限性疾病。德国学者Tieze于1921年首先发现并报道该病。多数病例为青壮年,女性居多,老年人亦有发病。
症状
肋软骨炎好发于20~30女性,男:女之比为1:9。病变部位多在胸前第2--5肋软骨处,以第2、3肋软骨最常见,也可侵犯胸骨柄,锁骨内侧和前下诸肋软骨。受累肋软骨处自感胸部钝痛或锐痛,有压痛和肿大隆起,深吸气,咳嗽或活动患侧上肢时疼痛加剧、有时向肩部或背部放散。甚至不能举臂.但局部皮肤无改变;疼痛轻重程度不等,往往迁延不愈,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疼痛消失后,肿大的肋软骨甚至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有时劳累后,疼痛还会发作.发病有急有缓,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弓状,肿胀、钝痛,有时放射至肩背部、腋部、颈胸部,有时胸闷憋气,休息或侧卧时疼痛缓解,深呼吸、咳嗽、平卧、挺胸与疲劳后则疼痛加重。
妇女患肋软骨炎多数以乳痛就诊,因肋软骨炎的疼痛常放射到乳房。因此;肋软骨炎易与乳房疼痛相混淆。但鉴别并不困难,若系乳房本身疾患,常可在乳房摸到肿块或条索状物,或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等。肋软骨炎常因咳嗽、深呼吸、举臂侧身等使疼痛加剧,而乳房疼痛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病因病理
软骨本身无血管,其血供主要来自软骨膜。软骨膜感染后,软骨因无血供而坏死,使感染迁延不愈,并可穿透皮肤形成窦道。感染性肋软骨炎即是肋软骨膜受感染导致软骨缺血坏死而引起,并与对抗生素的不敏感有关。由于解剖上的特点,第1~4肋软骨单独存在,感染发生后一般不向邻近的肋软骨蔓延,第5~10肋软骨由于相邻的软骨互相连接,并借胸骨剑突与对侧相连,感染后炎症可相互蔓延,使同侧多根肋软骨受累,并可通过剑突向对侧扩散,使感染范围扩大。</p><p>
感染肋软骨周围有脓液及肉芽组织形成,缺血坏死的肋软骨表面不光滑,呈虫蚀样改变,有些变细呈鼠尾状,有些可完全被吸收。感染性肋软骨炎多属继发性,目前以胸部外科手术后感染引起的肋软骨炎多见。其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细菌。这就需强调以预防为主,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肋软骨膜的损伤,以减少其发生。
临床诊断
1.唯一症状是局部疼痛,有时向肩部或背部放散。以第2、3肋软骨多见。咳嗽和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
2.检查可发现患处肋软骨肿胀,隆起并有压痛。
辅助检查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多于男。老年人中也常见。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
辅助检查
1、由于肋软骨在X线片中不能显影,胸部X线检查不能发现病变征像,但有助排除胸内病变、胸壁结核、肋骨骨髓炎。
2、B超可显示肋软骨肿胀及结构改建,容易双侧对比观察肿胀变化。活组织检查无特殊发现。
3、CT能很好地显示软骨肿胀及骨化。
4、MRI能够显示骨、软骨、滑膜及骨髓的活动性炎性改变,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磷、血钙、血沉、碱性磷酸酶等均可正常。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服用止痛药物,可加用强的松消炎止痛。
2.抗病毒药物。病毒灵0.1g,每日3次。
3.局部注射治疗时用奴夫卡因或常用利多卡因加强的松龙封闭。
4.现在新型局部治疗药物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利多卡因。
5.局部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如:超短波、中频治疗、中药熏蒸等。
6.吸烟易引起肋软骨炎严重并发症美国摩市西奈医院研究发现,肋软骨炎的危险性与吸烟成正比,而与性别、种族、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因而吸烟是肋软骨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长期吸烟还会引发癌症的较高发病率。
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上臂乃气滞,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可以使用膏药肋软骨方世医贴,中医对肋软骨炎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症状较重时可适当休息,减少上肢及胸部活动。局部理疗,热敷。
西医疗法
1.服用止痛药物,可加用强的松消炎止痛。
2.抗病毒药物。病毒灵0.1g,每日3次。
3.局部时用奴夫卡因和强的松龙封闭。
中药治疗
中药处方(一)
【辩证】传统黑膏药,效专力宏,迅速消肿止痛
【治法】由表入里,经络先行,后调脏腑,标本兼治
【方名】舒肋消肿膏
【组成】防风、羌活、柴胡、川芎、郁金、香附、秦艽、桂枝、甘草、白芷、知母、连翘、乳香、没药
【用法】使用前先清洗患处并擦干,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膏药贴敷患处。
【出处】思华堂骨科
中药处方(二)
【辨证】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气血。
【方名】解毒定痛汤。
【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悦武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热毒内结,瘀阻胸胁。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名]抗毒汤。
【组成】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贯众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文武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肝解郁活血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南扬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气滞血瘀,毒热交炽。
【治法】行气活血止痛、清热凉血。
【方名】肋软骨炎散
【组成】马钱子、大黄,生天南星、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冰片
【用法】取本方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压痛点12小时后换下。
【出处】厚朴中医研究所
刮痧方法
刮任脉
由天突穴向下经华盖、紫宫、玉堂、膻中等穴,刮至鸠尾穴处;刮肋间隙:在病变局部沿著肋间隙,由中间向两侧刮。
刮足太阳膀胱经
由大杼穴处沿著脊柱两侧向下经风门、肺俞、肝俞等穴,刮至脾俞穴处。
刮手厥阴心包经
由曲泽穴沿前臂前侧正中向下,经郤门、支沟等穴,刮至内关穴处,刮足厥阴肝经募穴期门处。
食疗方法
方1 青果酒
组成:青果50克,白酒500克。
用法:青果洗净,置瓶中,加入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用,每次10~15克。
功效: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持续复发局部压痛,扪及增生组织者。
附注:青果有行气散寒止痛之效。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茯苓红枣粥
组成:茯苓粉30克,红枣15枚,粳米150克。
用法:红枣洗净,加水煮至烂;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倒人红枣及汤,加入茯苓粉,再文火煮20分钟,加少许红糖,趁热服用。
功效:活血消肿。
主治:肋软骨炎局部肿胀疼痛显著者。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36

方3 鲜香椿拌豆腐
组成:鲜香椿100克,豆腐1块,精盐5克,香油5毫升。
用法:鲜香椿洗净开水烫一下,冷却后切成碎末,放在豆腐上,加入香油、盐后拌匀食用。
功效:缓急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急性发作,局部触痛,组织增厚者。
附注:鲜香椿味苦性平,消炎止痛。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36
方4 海带茴香汤
组成:海带15克,海藻15克,小茴香6克。
用法:海带、海藻、小茴香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煮开5分钟,去茴香,喝汤,连续服用10天。
功效:清热止痛,软坚。
主治:肋软骨炎,肋软骨处压痛、增生者。
附注: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9
方5 茄子根酒
组成:茄子根10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茄子根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剧烈,局部刺痛,咳嗽尤剧者。
附注:茄子根有清热消肿止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