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 中文名 李亨
- 别名 李玙
- 国籍 唐朝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711年
唐朝肃宗
个人简介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5月19日),唐玄宗第三子,母杨贵嫔,唐朝第七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外),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9日在位。
生平经历
初名嗣升,始封陕王。开元十五年,后徙封忠王,初改名为浚,后改名为玙。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皇太子李瑛为武惠妃所谗,贬庶人废死;其被立为太子。天宝三载(744年)改名为亨。

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镇守潼关之大将哥舒翰受杨国忠逼迫出兵讨叛,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随即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时年46,是为肃宗。
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开展大规模的反攻。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十二月太上皇玄宗回到长安。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围攻相州安庆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
玄宗厌恶张皇后与李辅国,常劝肃宗不要宠幸他们。李辅国趁机构谄,说玄宗预谋复辟,软禁玄宗于西宫甘露殿,流放高力士到巫州。上元元年,玄宗病逝于西内的甘露殿。不久肃宗也一病不起,颁布诏令让太子李豫监国。
唐肃宗在位6年,死于762年5月19日,时年52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建陵。
安史乱事至唐代宗时,方完全平定。
家庭情况
后妃
张皇后,原为良娣。其弟张清娶肃宗第五女郯国公主为妻。
章敬皇后吴氏
崔妃
段婕妤
陈婕妤
董婕妤,原为美人,追赠婕妤,至德元年(756年)逝世,年十八。史书无载,见于其墓志。
张美人
裴昭仪
太子妃韦氏,肃宗元配,生兖王僴、绛王佺、永和公主、永穆公主,天宝年间,李林甫为构陷肃宗,诬陷其兄韦坚,使得韦氏被迫与肃宗离异,出家为尼,安史之乱时陷于乱军,至德二年,薨于京城。
杜良娣,被废为庶人。
宠姬
孙宫人
张宫人
王宫人
子女
子
广平王→楚王→成王→唐代宗李豫(母章敬皇后)
南阳郡王→赵王→越王李系(母孙宫人)
建宁郡王→齐王→承天皇帝李倓(母张宫人)
西平郡王→卫王李佖(母王宫人)
新城郡王→彭王李仅(母陈婕妤)
颍川郡王→兖王李僩(母韦妃)
东阳郡王→泾王李侹(母张美人)
灵昌郡王→郓王李荣(母宫人)
襄王李僙(母裴昭仪)
杞王李倕(母段婕妤)
召王李偲(母崔妃)
兴王→恭懿太子李佋(母张皇后)
定王李侗(母张皇后)
宋王李僖(母宫人)
粗体字为追赠
女
《新唐书》记载唐肃宗共有7位女儿[3]
宿国公主(先封为长乐公主,下嫁豆卢湛)
萧国公主(先封为宁国公主,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最后与回纥英武可汗和亲)
和政公主(母章敬皇后,下嫁柳潭)
郯国公主(第五女,先封为大宁郡主[4],下嫁张清,薨于贞元年间)
纪国公主(第六女,李淑,字上玄,先封为宜宁公主,下嫁郑沛,薨于元和年间)
永和公主(母韦妃,先封为宝章公主,下嫁王诠,薨于大历年间)
郜国公主(先封为延光公主,下嫁裴徽,又嫁萧升)
永穆公主(母韦妃,记载于《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