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红槐

聊红槐,(Sophora japonica 'LiaoHong')为聊城大学邱艳昌副教授培育的国槐新品种,其花朵旗瓣为浅粉红色,翼瓣和龙骨瓣为淡堇紫色;(聊城地区)花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中旬,较普通国槐长14天左右;夏季聊红槐满树红花,景观新奇,甚是美丽。
- 中文名 聊红槐
- 拉丁学名 Sophora japonica 'LiaoHong'
- 别称 聊红槐 聊红国槐、红花国槐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聊红槐为阳性树种,深根性,萌芽力强;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聊红槐红色为淡堇紫色,其中旗瓣为浅粉红色,中部黄色,翼瓣和龙骨瓣为堇紫色,中央下部为黄白色;聊红槐的小叶为9~13枚,花絮与小枝开张角度较小,特别是小叶朝向阳光更有利于光合作用,花朵有一种含笑的美感;国槐与聊红槐的物候期在所在地有差别,花期较普通国槐长14天左右;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聊红槐与普通国槐的花粉粒,其外观性状也有显著差异。聊红槐的花粉粒表面有显著的棱脊纹饰,而普通国槐的花粉粒表面相对光滑。

生长环境
聊红槐根系发达,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性土、石灰质土及微酸性土也可适应,耐寒,耐旱;抗风;抗污染,耐烟尘,适应城市环境;耐贫瘠;适应性强,生长快、耐修剪,移栽成活率高。此外其还继承了普通国槐抗二氧化硫、氯气及烟尘等逆境坏境及槐花释放罗勒烯、壬醛气体可杀菌、净化空气的优点,又因其鲜艳的花色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主要价值
廊道绿化、公园与风景点绿化、居住区绿化、寺庙绿化、工业园绿化、盐碱地及干旱地绿化改造
繁殖方法
该品种繁殖技术与国槐相同,主要采用嫁接育苗,春季采用插皮枝接的方法。立秋之后采用芽接法。种子繁殖方法为:秋后采集果实,用水浸泡后搓去果肉,晒干,袋装贮藏,翌年春季进行播种,采用制畦条播,5月下旬间苗、定苗。
栽培技术
聊红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与普通国槐相似,对气候、土壤条件的要求与槐树相同。在我国除黑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外均可栽培。国槐为阳性树种,深根性,萌芽力强;耐寒,耐旱;抗风;抗污染,耐烟尘,适应城市环境;耐贫瘠;适应性强,生长快、耐修剪,移栽成活率高。国槐根系发达,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性土、石灰质土及微酸性土也可,在轻度盐碱土也能正常生长,但在过于干旱、瘠薄、多风的地方难成大材,低洼积水处常落叶死亡。
科研信息
品种名称:聊红槐

所属属种:槐属
植物类别:观赏植物
申请人:聊城大学
国家:中国
申请日:2006-8-30
申请年:2006
申请号:20060043
品种权号:20070020
授权日:2007-09-07
授权公告号:0713
授权公告日:2007-10-16
品种权人:聊城大学
培育人:邱艳昌;张秀省;黄勇

品种特征特性:"聊红槐"花冠旗瓣为浅粉红色,沿中轴中下部有2条黄色斑块,翼瓣与龙骨瓣紫色,沿中轴中下部呈浅黄白色。花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约50天,较国槐原种早开花7天左右。花粉粒在显微镜下表面呈现显著的棱脊纹饰,而普通国槐的花粉粒表面相对光滑。品种一致性:采集"聊红槐"母树上的枝条,2002年用嫁接方法繁殖了1102株苗,其中开花的320株,在聊城和莘县两个试验地点均表现了母株的花色性状。已经开花的单株中未见其他花色,具有品种内的高度一致性。稳定性:5年生嫁接树,其形态学、孢粉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均与母株一致,没有返祖和分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