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耵聍

2022-07-11 02:00:47 百科资料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dīng níng),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 中文名 耵聍
  • 外文名 Cerumen

栓塞症状

  耵聍栓塞会有以下各种症状:

耵聍

  听力下降与外耳道分泌物堵塞有关,分泌物多呈棕色,质硬,也有的软如枣泥状;完全堵塞后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若水进入外耳道后,症状可加重,常有耳痛。

  如果有以上几种症状请及时就医。

另注

  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

栓塞原因

  1.耵聍分泌过多

  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刺激,致耵聍分泌过多。

  2.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

清除方法

  1.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

  2.耵聍钩取出法。

  3.外耳道冲洗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

  4.抽吸法。

  5.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

  6.目前有耳内镜的科室可在监视器下通过耳内镜吸取耵聍。

栓塞的危害

  依耵聍栓塞的程度及所在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状。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者可是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骤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