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翅荚决明

2022-07-01 22:10:21 百科资料

翅荚决明(学名:Cassia alata Linn. )为豆科决明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地区。生于疏林或较干旱的山坡上。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翅荚决明苞叶和花芽与花瓣具有同样鲜明的黄色,因而整个花序形成被观赏的对象,极具观赏价值,同时花期很长,可达半年,因此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植物,西双版纳植物园内随处可见盛开的翅荚决明。

  • 中文名 翅荚决明
  • 学名 Cassia alata Linn.
  • 界 植物界 
  •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地区。
  • 二名法 Cassia alata

形态特征

翅荚决明

  ​直立灌木,高1.5-3米;枝粗壮,绿色。叶长30-60厘米;在靠腹面的叶柄和叶轴上有二条纵棱条,有狭翅,托叶三角形;小叶6-12对,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8-15厘米,宽3.5-7.5厘米,顶端圆钝而有小短尖头,基部斜截形,下面叶脉明显凸起;小叶柄极短或近无柄。花序顶生和腋生,具长梗,单生或分枝,长10-50厘米;花直径约2.5厘米,芽时为长椭圆形、膜质的苞片所覆盖;花瓣黄色,有明显的紫色脉纹;位于上部的3枚雄蕊退化,7枚雄蕊发育,下面二枚的花药大,侧面的较小。荚果长带状,长10-20厘米,宽1.2-1.5厘米,每果瓣的中央顶部有直贯至基部的翅,翅纸质,具圆钝的齿;种子50-60颗,扁平,三角形。花期11-1月;果期12-2月。

生态习性

  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强风,宜栽植于通风良好之地。 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入侵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湖南、广西与广东。

翅荚决明

  翅荚决明在闽南地区生长旺盛,耐贫瘠,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强风,宜栽植于通风良好之地。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地区。生于疏林或较干旱的山坡上。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繁殖方式

  翅荚决明可通过播种、扦插等方式繁殖。

翅荚决明

  由于该品种生长快,果实种子多,发芽率高,在生产上多用种子繁殖。种子播种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秋季播种为佳。

  播种时,选择完全成熟的种子用多菌灵适量拌种10~20分钟后均匀撒在已备好的苗床上,覆细土0.5厘米左右,盖薄草一层,淋足水。播种应保持苗床湿润,根据天气情况浇水。约 10~15天出苗,发芽率达90%以上。20天后应及时追肥,可用稀粪水或0.5%~1.0%的尿素液泼浇,培育壮苗30天后,就可移栽定植。

栽培技术

  翅荚决明移苗定植可用盆栽或在圃地种植管理,地栽株行距以50厘米×50厘米为宜,植穴视需要而定。

翅荚决明

  穴底宜施入适量有机肥,植后及时浇定根水。1周后恢复长势就可适量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促进生长,并应注意修剪,及时除去无用枝,保持良好的株形,使之能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

  翅荚决明生长迅速,当年播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植株高度能达到170厘米左右。

病害防治

  翅荚决明无严重的病虫害,在栽培管理实践中偶见有粉蝶类啃食叶片及蚧虫引起的煤烟病。

翅荚决明

  蚧虫可施呋喃丹或喷施10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防治。

  煤烟病早期可喷施500~800倍的多菌灵液,每周1次,连续喷2~3次。

主要价值

  绿化作用

翅荚决明

  翅荚决明苞叶和花芽与花瓣具有同样鲜明的黄色,因而整个花序形成被观赏的对象,极具观赏价值,同时花期很长,可达半年,因此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植物,西双版纳植物园内随处可见盛开的翅荚决明。

  环保价值

  翅荚决明除了具观赏、药用价值外,植物本身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它是一些蝴蝶幼虫的食物,但它的叶子基部存在蜜腺,可以产生蜜汁吸引蚂蚁来驱逐植株身上的毛虫,从而使自身得到保护。

  园林用途

  翅荚决明苞叶和花芽与花瓣具有同样鲜明的黄色,因而整个花序形成被观赏的对象,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绿化可丛植、片植于庭院、林缘、路旁、湖缘,其金黄之花,给人以愉悦、亮丽、壮观之美,恰好营造出金秋收获季节那种喜洋洋的氛围。而且多花香艳,沁人心脾,令人振奋。

  药用价值

  翅荚决明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作缓泻剂,种子有驱蛔虫之效。叶子或枝液含有大黄酚,具杀真菌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由于其含有抗真菌成分,在菲律宾,它是香皂、洗发液、洗液的最常见成分之一;它的种子含有的皂角苷可以作为驱除肠道寄生虫的驱虫剂;在非洲,煮沸的叶子被用来治疗高血压;在南非,它除了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外,还被用来治疗胃病、发烧、哮喘、毒蛇咬伤与性病等,可谓全身是宝。

翅荚决明

  叶子或枝液含有大黄酚,具杀真菌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由于其含有抗真菌成分,在菲律宾,它是香皂、洗发液、洗液的最常见成分之一;它的种子含有的皂角苷可以作为驱除肠道寄生虫的驱虫剂;在非洲,煮沸的叶子被用来治疗高血压;在南非,它除了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外,还被用来治疗胃病、发烧、哮喘、毒蛇咬伤与性病等,可谓全身是宝。

植物文化

  名称由来

  翅荚决明为直立灌木,总状花序生枝顶,直立,荚果具翅,故得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