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羚羊角滴丸

2022-06-28 04:54:36 百科资料
羚羊角滴丸,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及高热引起的惊厥抽搐,神昏,子痫,癫痫发狂,头痛目眩、目赤翳障、瘟毒发斑、痈肿疖毒。
  • 是否处方药 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两次,小儿酌减
  • 剂型 滴丸剂
  • 运动员慎用 慎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两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理研究:解热作用羚羊角粉煎剂对 伤寒 、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引起 发热 的家兔有解热作用,灌胃后2h体温开始下降,6h后逐渐恢复正常。给大鼠灌胃羚羊角粉,对2,4一二硝基 苯酚 所致 高热 1h就有解热作用,作用迅速且待续时间长达3h,并且超细粉解热效果明显优于粗粉。 羚羊角口服液 、冲剂、注射液等对致热家兔或大白鼠均有解热作用  镇静、镇痛、抗 惊厥 作用羚羊角细粉水煎液能显著减少小白鼠的自主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腹腔注射lOg/kg的水煎液能明显延长 水合氯醛 的促睡眠时间;腹腔注射2Og/kg水煎液时,能明显对抗 苯丙胺 的兴奋作用;腹腔注射20g/kg水煎液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戊四氮引起的小白鼠 阵挛 性惊厥作用,但不能减少戊四氮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对尼可刹米引起的 抽搐 、咖啡因惊厥、最大电 休克 发作等作用不明显。羚羊角粉对热板法和醋酸法刺激所致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羚羊角口服液、冲剂等口服对小鼠自主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阈下催眠剂且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使异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并可对抗电及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