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羔羊痢疾症

2022-06-30 05:29:11 百科资料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 中文名称 羔羊痢疾症
  • 对象 初生羔羊
  • 病症 急性毒血症
  • 特征 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

病原

  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羔羊在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如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匀,羔羊抵抗力减弱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羔羊痢疾的发生和流行,就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规律性。

  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可能通过脐带或创伤。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2d,病初精神委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常在1~2d内死亡。

  羔羊以神经症状为主者,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病症病变

  尸体脱水现象严重。最显著的病理变化是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往存在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溃疡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有的肠内容物呈血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间或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时有出血点。肺常有充血区域或瘀斑。

羊疫康

临床诊断

  在常发地区,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以鉴定病原菌及其毒素。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也可引起初生羔羊下痢,应注意区别。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1.加强妊娠母羊饲养管理,使母壮羔肥,从而增强羔羊抗病能力。

  2.搞好卫生工作。产羔前,对栏舍进行严格消毒,并要做好母体、乳房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暖防寒。

  3.做好预防接种。每年秋季给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或厌气菌五联菌苗,产前2周~3周,再给母羊注射1次,可预防本病发生。

  治疗

  1. 板蓝根5克~15克,煎汤内服,或用板蓝根冲剂1包~2包(人医用药),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3次,连用2天~3天。
  2. 若有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者,可用地塞米松2毫升~3毫升,庆大霉素4万单位~6万单位,维生素C2毫升~4毫升,1次分别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天。
  3. 验方疗法:酸奶水50毫升、红糖25克,加温至40℃左右,候温内服,每只每次30毫升,日服3次,也有良好效果。
  4. 口服补液盐疗法(ORS):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给病羔饮服口服补液盐代替静脉输液疗法。配方: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小苏打2.5克、葡萄糖20克,温开水1000毫升,溶解后供病羔羊自由饮用,每日2次~3次,连用2天~3天,改用常水。

  高免血清治疗:英国意康的羊疫康与粉针1:1稀释后,治疗量:200-300斤/瓶,一次/天,连用两天。预防量减半或遵医嘱。肌肉注射,可治疗羔羊痢疾,效果显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