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羊副结核病

2022-06-28 06:54:56 百科资料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稀屎痨,是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分布广泛。在青黄不接,草料供应不上、羊只体质不良时,发病率上升。转入青草期,病羊症状减轻,病情大见好转。

  • 中医病名 羊副结核病
  • 发病族群 羊
  • 特    点 分布广泛
  • 传染性 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 别    称 副结核性肠炎

简介

  羊副结核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稀屎痨,是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分布广泛。在青黄不接,草料供应不上、羊只体质不良时,发病率上升。转入青草期,病羊症状减轻,病情大见好转。

发病特点

  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肠道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家畜。幼龄羊的易感性较大,大多在幼龄时感染,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到成年时才出现临床症状,特别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饲料中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容易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症状

  病羊腹泻反复发生,稀便呈卵黄色、黑褐色,带有腥臭味或恶臭味,并带有气泡。开始为间歇性腹泻,逐渐变为经常性而又顽固的腹泻,后期呈喷射状排出。有的母羊泌乳少,颜面及下颌部水肿,腹泻不止,最后消瘦骨立,衰竭而死。病程长短不一,病程4-5天,长的可达70多天,一般是15-20天。

防治方法

  对疫场(或疫群)可采用以提纯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为主要检疫手段,每年检疫4次,凡变态反应阳性而无临床症的羊,立即隔离,并定期消毒;无临床症状但粪便检菌阳性或补给阳性者均扑杀。非疫区(场)应加强卫生措施,引进种羊应隔离检疫,无病才能入群。在感染羊群,接种副结核灭活疫苗综合防治措施,可以使本病得到控制和逐步消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