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是1953年美国推出的一部经典浪漫爱情片,由道尔顿·庄柏编剧,威廉·惠勒导演。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
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皇室公主与一个美国平凡记者之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该片于1953年8月27日上映。
- 中文名 罗马假日
- 类型 爱情、喜剧
- 外文名 Roman Holiday
- 主演 奥黛丽·赫本、格里高利·派克
- 其他名称 金枝玉叶,罗马假期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爱情故事片。某国王室的安妮公主(奥黛丽·赫本 饰演)到罗马去访问,国务烦身,但她又厌倦繁文缛节。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她偷偷来到民间欣赏夜景,巧遇报社记者乔(格利高里·派克 饰演)。二人把手同游,相当快乐。公主更是到乔的家中作客并在那过夜。不料乔无意中发现了公主的真实身份,他决定炮制一个独家新闻,于是乔偷拍了公主的很多生活照,看到了成名的曙光。然而,在接下来与公主的相处中,乔不知不觉恋上了公主。为了保护公主的形象,乔只能忍痛抛弃功成名就的良机,将照片送予了公主。安妮公主在经历了罗马一日假期后,反而体验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毅然返回了大使馆,为了本身的责任而果断抛弃了爱情,令人有些黯然神伤。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Princess Ann |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
Joe Bradley | 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 |
Irving Radovich | 埃迪·艾伯特/Eddie Albert |
Mr. Hennessy | Hartley Power |
Ambassador | Harcourt Williams |
Countess Vereberg | Margaret Rawlings |
General Provno | 托里奥·卡米纳提/Tullio Carminati |
Mario Delani | Paolo Carlini |
Giovanni | Claudio Ermelli |
Charwoman | Paola Borboni |
Taxicab Driver | Alfredo Rizzo |
Hennessy's Secretary | Laura Solari |
Shoe Seller | Gorella Gori |
Man on Phone(uncredited) | Armando Ambrogi |
Admiral Dancing with Princess(uncredited) | Armando Annuale |
Young Boy with Car(uncredited) | Maurizio Arena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Silvio Bagolini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Ugo Ballerini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Bruno Baschiera |
Flower Seller(uncredited) | Gildo Bocci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Alfred Browne |
Lady in Waiting(uncredited) | Princess Alma Cattaneo |
ulian Cortes Cavanillas of'ABC Madrid' | J. Cortes Cavanillas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Franco Corsaro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John Cortay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Vittoria Crispo |
Ferdinando De Aldisio of'Agence Press' | Ferdinando De Aldisio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Ugo De Pascale |
Speaking Correspondent(uncredited) | Jan Dijksgraaf |
Embassy Aide(uncredited) | Andrea Esterhazy |
Senhora Joaquin de Capoes(uncredited) | Gherda Fehrer |
Lacques Ferrier of'Ici Paris' (uncredited) | Jacques Ferrier |
Countess Von Marstrand(uncredited) | Helen Fondra |
Correspondent at Poker Game(uncredited) | Giovanni Fostini |
Sytske Galema of'De Limie' (uncredited) | Sytske Galema |
Undetermined Role(uncredited) | Paul Gary |
职员表
制作人 |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Robert Wyler |
---|---|
导演 |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
副导演(助理) | Herbert Coleman;Bernard Vorhaus |
编剧 | 达尔顿·特朗勃/Dalton Trumbo;Ian McLellan Hunter;John Dighton |
摄影 | Henri Alekan;Franz Planer |
配乐 | Georges Auric |
剪辑 | Robert Swink |
美术设计 | Hal Pereira;Walter H. Tyler |
服装设计 | 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 |
角色介绍
![]() | Princess Ann | 奥黛丽·赫本 安是一位皇室的公主,她正在对欧洲的一些首都进行公开的访问,包括罗马。巧遇了一位美国记者乔伊·布莱德利,上演了一段罗马假日,在这短短的一天周游里,两个人逐渐坠入爱河,但公主知道双方的关系是不可能持续的,她有自己的义务,为此她放弃了爱情。 |
![]() | Joe Bradley | 格里高利·派克 乔是美联社驻罗马的记者,乔的工作并不顺利,经济上也出现了问题,已经欠交房东数月的租金。但刻板的上司并不理会他的困境,只关心惹眼新闻和报纸销量。本来遭遇落入民间的公主是乔的绝好机会,可以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机,不但可以一夜成名,也可能从此飞黄腾达。但他最终没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只是悄然地把一切埋藏于心底,把自己与公主短暂相处的美好经历和影像永留记忆,为了所爱之人和纯真爱情默默地忍受分离的折磨。乔抛弃功成名就的良机,将之前偷拍的照片巧妙赠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再见。短短24小时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永恒的爱情。 |
![]() | Irving Radovich | 埃迪·艾伯特 ---- |
幕后花絮
- 在拍摄公主(奥黛丽·赫本)对乔说告别这段场景时,毫无经验的赫本在表演的过程中怎么也无法流下眼泪。最后,惹恼的导演威廉·韦勒抱怨浪费了这么多胶片,赫本的眼泪立即掉了下来,这段场景也因此顺利完成拍摄。
- 乔(格里高利·派克)假装他的手被石头雕像的嘴咬掉了,有一部戏是派克的即兴表演。当他把自己的手从石头里拿出来时,他把手藏在袖子里,这是从雷德·斯科通那儿学来的插科打诨。这个小插曲让赫本感到很意外,于是这段场景只拍了一次就通过。
- 电影杀青后,派克告诉制片人,赫本肯定要获得奥斯卡奖(虽然这是她第一次领衔主演),他们最好是把她的名字放在演员字幕表的前面。他们照办了,赫本也真的获奖了。
- 赫本能够赢得安娜这个角色,还要感谢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她表演了电影中的一段场景,导演说了“停”之后,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段几分钟的预演之后,赫本立即俘获了这部电影。
- 在得到电影剧本的时候,格里高利·派克当时正急切渴望出演一部喜剧(他从未演过任何电影戏剧片)并且积极参与这次难得的机会。后来他说,在那个时候,他觉得他读到的每一个爱情喜剧剧本,仿佛都有“加里·格兰特的烙印”在上面。
- 在电影刚开始,和安娜公主跳舞的年老的绅士,用印度语对她说的是:“我很想死在这船上。”
- 乔付给出租车司机一千里拉(另外还有一千里拉的小费,为了说服他带上安娜和自己)。这大约是17美元(2005年的)。
- 当格里高利·派克前往意大利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正经历着近来的分居以及即将和他的现任(也是第一任)妻子离婚的私事。就在拍摄期间,他与一位名叫维罗尼科·帕萨尼的法国女子相爱。离婚之后,他就和帕萨尼结婚了,他们白头偕老直到派克离开人世。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上映地区 | 上映时间 | 上映地区 | 上映时间 |
---|---|---|---|
美国USA | 1953年8月27日 | 意大利Italy | 1954年2月25日 |
葡萄牙Portugal | 1953年11月25日 | 香港Hong Kong | 1954年3月18日 |
西德West Germany | 1953年12月10日 | 奥地利Austlia | 1954年3月26日 |
芬兰Finland | 1954年1月15日 | 日本Japan | 1954年4月19日 |
瑞典Sweden | 1954年1月25日 | 西班牙Spai | 1954年10月18日 |
丹麦Denmark | 1954年2月16日 | 法国France | 2005年2月9日 |
获奖记录
电影节 | 年份 | 奖项 | 获奖情况 | 获奖人 |
---|---|---|---|---|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 1999 | 国家影片登记 | 获奖 | ---- |
金球奖 | 1954 |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奥斯卡奖 | 最佳电影 | 提名 | 威廉·怀勒 | |
最佳女演员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埃迪·艾伯特 | ||
最佳导演 | 提名 | 威廉·怀勒 | ||
最佳编剧 | 获奖 | Ian McLellan Hunter | ||
获奖 | Folenzo Semple, | |||
获奖 | 多尔顿·特朗博 | |||
提名 | Ian McLellan Hunter | |||
提名 | John Dighton | |||
最佳摄影 | 提名 | 弗兰克 普兰纳 | ||
提名 | 亨利 阿勒岗 |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提名 | Hal Peleila | ||
提名 | Walter H. Tyler | |||
最佳服装设计 | 获奖 | Edith Head | ||
最佳剪辑 | 提名 | Lobert Swink | ||
英国学院奖 | 最佳电影 | 提名 | ---- | |
最佳外国演员 | 提名 | 埃迪·艾伯特 | ||
提名 | 格里高利·派克 | |||
最佳英国女演员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 1953 | 最佳女演员 | 获奖 | 奥黛丽·赫本 |
影片评价

作为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罗马假日》情节简单,片中也毫无大制作场面,却是最历久不衰的好莱坞爱情轻喜剧之一。
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对手戏火花四射,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最完美诠释,令人动容。而古城罗马的别样风情,不露痕迹的轻松笑料,威廉·惠勒对爱情场景富于张力的掌控都成为影片持久不衰魅力的来源。(新浪娱乐评)
赫本的演技在片中见面会结束时得到了最大发挥,细致的观众会发现在这个长长的笑靥里,包涵的是从见到情人的喜悦到发现离别哀伤的痛苦过渡。用“神奇”去形容这笑靥是因为赫本把矜持也融进了笑容里。那种公主的矜持既不允许流露欣喜,也不容许一点哀伤。在情感的巨大波澜中,就算最吹毛求疵的人也只能察觉到在美丽的黛色眸子下闪过的一丝忧郁。但在台下的男人眼里,这矜持的微笑是对自己不能使心上人自由的责备。但他自己又何尝能自由呢,只不过俩人不能自由的理由相异:公主是因为人民和国家,记者则是为能继续生活。(深圳之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