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罗伯特·骚塞

2022-07-08 06:31:13 百科资料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774-1843年),英国作家,湖畔派诗人之一。"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他曾一度激进,后反对法国革命,于1813年被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带领下,民谣体诗得以复兴。他尝试使用无韵的不规则诗句,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自由诗体运动的先行者。

  • 中文名称 罗伯特·骚塞
  • 外文名称 Robert Southey
  • 国籍 英国
  • 出生日期 1774年
  • 逝世日期 1843年

早期经历

  他生于布利斯托一个布商家庭,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奚落。

人物成就

  骚塞写过几首富有东方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叙事长诗,也写一些中古风格的歌谣以抒怀咏志的短诗。前者虽有浪漫主义激情和冒险情节,但显得冗长拖沓、矫揉造作,后总体成就也不高,但有少量几首尚可一读。

  骚塞的著名短诗有《布伦海姆之战》、《不再与死人为伍》和《因尺角之石》。除《纳尔逊传》(1813年)外,他还撰写随笔和历史。儿童故事《三只小熊》就取自其长达七卷的杂记作品《医生》(The Doctor,1834--47年)。

人物故事

  从1813年到过世,他一直担任"桂冠诗人"一职。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勃朗特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第二年春天,罗伯特在信中对夏洛蒂说:"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劝她别妄想成为一名诗人,但事实证明,他那陈腐的偏见绝对是错误的,后来,夏洛蒂的文学作品《简爱》出版了,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关于"湖畔派"

  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 《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作品赏析

  书斋咏怀

  我的岁月尽同死者盘桓;

  当我举目向四周观看,

  无论把目光投向哪里,

  都会遇到已逝的先贤;

  他们是我忠实的朋友,

  我天天同他们倾心交谈。

  我曾与他们同享喜悦,

  也曾与他们共遣忧愁;

  每当我想起在我生活中

  他们给了我多少感受,

  我常常为了感激涕零,

  泪水在沉思中夺眶而流。

  我的思想和死者在一起,

  一起生活在遥远的年代里,

  我爱他们的品德也责其错误;

  和他们同怀希望和忧虑;

  我在他们的遗训中孜孜以求,

  把得来的启示在心中铭记。

  我的希望也在这些死者身上;

  不久我也将去到他们的地方,

  我们将一起结伴而行,

  向着无穷的未来奔波远航;

  我想我也会在此留下一个名字,

  这名字永远不会随尘土消亡。

  布连海姆战役之后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

  老卡斯帕尔已把活干完,

  他静坐在夕阳的余晖里,

  静坐在自己屋舍的门前;

  他的小孙女威勒玛茵,

  嬉戏在草地上,在他身边。

  她看见她的哥哥皮特金,

  滚动着一件东西又大又圆,

  那是他在游玩时捡来的,

  在离家不远的那条小河边;

  老人走上前来想问个仔细,

  是什么东西这么又光又细。

  老人将那东西拿在手里,

  孩子站在一旁满目惊疑;

  老人看后不禁摇了摇头,

  接着又发出深沉的叹息:

  "这是一个可怜人的骷髅,

  他死于那次伟大的战役。"

  "我在菜园里也发现过骷髅,

  它们在这儿可不算稀奇;

  当我在田里耕地的时候,

  犁头常把它们从土中翻起。

  因为曾有几千名战士呵,

  都死于那次伟大的胜利。"

  "告诉我们那是怎么一回事情,"

  小皮特金忙问爷爷发问;

  威勒玛茵也仰起了小脸,

  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告诉我们那次战争的事吧,

  和他们干吗要打仗的原因。"

  "在那次战役中,英国人

  把法国人打得溃不成军;

  但他们究竟为啥要打仗,

  我也搞不明白说不清。

  但大家都说,"老人讲道,

  "那次战役真是赫赫有名。"

  "我父亲那时住在布连海姆,

  在离这小河不远的地方;

  他们一把火烧了他的房子,

  逼得他只好逃奔他乡:

  他携妻带子到处去飘流,

  难以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

  "火和剑蹂躏着这里的一切,

  举目四望到处一片荒凉;

  有多少母亲和新生的婴儿,

  在那次战火中悲惨地死亡:

  但你们知道,在每次著名的

  战役中,都会有这样的景象。"

  "据说当我们赢得了胜利,

  战场的景象实令人神伤;

  几千具尸首满地狼藉,

  发烂发臭曝晒着骄阳:

  但你们知道,在每次著名的

  战役中,都会有这样的景象。"

  "马尔勃罗公爵却倍受颂扬,

  尤金亲王也赢得了荣誉;"

  "但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呵!"

  小威勒玛茵的打断了他的话题;

  "可是,可是……我的小孙女,

  那是一次著名的战役。"

  "人人都对公爵大加颂扬,

  是他赢得了这伟大的胜利。"

  "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小皮特金又打断了他的话题:--

  "这我也说不清,"老人喃喃自语,

  "但那是一次著名的战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