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罅漏

2022-07-15 01:13:40 百科资料

罅漏,拼音是xià lòu,汉语词语,意思是裂缝和漏穴;疏漏,遗漏,漏洞;缺失。出自《飓风赋》。

  • 中文名称 罅漏
  • 拼音 xià lòu
  • 出处 《飓风赋》
  • 注音  ㄒㄧㄚˋ ㄌㄡˋ

解释

  1.裂缝和漏穴。

  2.疏漏;遗漏;漏洞。

  3.缺失。

出处

  宋·苏轼《飓风赋》:"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

  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宋史·杜范传》:"考封桩国用出入之数,而补窒其罅漏;求盐筴楮币变更之目,而斟酌其利害"。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六国春秋》:"今本有叙事而无赞论,此其罅漏之显然者"。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钱据纸疾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七回:补苴罅漏,经纬万端。来日之难,培于往昔。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他们宁愿以偏胜之故,而罅漏百出,受人指谪,然而一段精光,不可偏废者也在此"。

  明·刘基《郁离子·荀卿论三祥》:"水旱相仍,饥馑无蓄,虽有凤凰麒麟日集于郊,无补楚国之罅漏"。

  清·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吾家素贫,而族大婣众,宾客酒浆束修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使吾无自失于人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