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编年体通史

2022-07-02 03:18:22 百科资料

编年体通史--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

  • 中文名称 编年体通史
  • 外文名称 General history of annalistic style
  • 代表 《资治通鉴》
  • 创始人 司马光
  • 初始年代 北宋

不同于纪传体

  (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不同于断代史

  (1)断代史是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明史》等。

  (2)通史是指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代表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我国最大一部管理学典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纪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