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地
《绿草地》是由宁浩执导,胡日察·毕力格、达瓦、格力班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5年2月15日在德国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 。
该片讲述了三个草原孩子捡到了一个乒乓球,奶奶告诉他们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珍珠,于是他们执著地要把乒乓球当作宝贝献给国家的故事。
- 中文名称 绿草地
- 外文名称 Mongolian Ping Pong
- 别名 蒙古乒乓
- 出品时间 2005年
- 出品公司 北京昆仑兄弟电影电视有限公司
剧情简介
在内蒙古边境处生活的人们,从不关心生活应该怎样变化,但是生活依然悄悄的变化着。一颗原本平淡无奇的白色乒乓球,顺着水面漂到了蒙古孩子毕力格的面前。毕力格的奶奶告诉毕力格那是上天赐与的夜明珠,毕力格坚信奶奶的说法,叫上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只会骑摩托不会骑马的二锅头和个子虽小但从不肯服软的达瓦,去草原守了一夜。孩子们不但没有看到"夜明珠"发光,倒是回到家里挨了大人的打。不是夜明珠又是什么呢,孩子们去问草原上知道最多的喇嘛,依然得不到答案。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开始了,电影荧幕上的高尔夫球被孩子们误认为就是毕力格的夜明珠,放映员告诉毕力格那是一个乒乓球,不是什么宝贝。毕力格受到了巴特和其他孩子的嘲笑,失望的把球丢进了老鼠洞里。回到家里,毕力格藏起了奶奶天天拿在手里的羊毛卷子,自己也不开心。达瓦的爸爸喝啤酒,中奖得了一台电视机;毕力格的爸爸看见孟克拿来的杂志上有漂亮的房子,自己也想盖一个;毕力格的姐姐乌日娜羡慕乌兰牧旗跳舞的姑娘,想要去报考,爸爸乔桑让她用套圈的方式作决定,姐姐熟练的套中了爸爸一直套不上的啤酒瓶,兴奋的搭上了去旗里的车。
毕力格他们聚集在达瓦家看电视,他们立起了高高的天线,却只能收到声音。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乒乓球赛,伴着乒乒乓乓的声音,解说员告诉大家,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孩子们为此兴奋不已,到老鼠洞里找回了乒乓球,并且决定将"国球"送还给"国家""北京"。孩子们背着家长出发了,以为一天就能到。天色渐晚,二锅头的摩托快没有油了,二锅头想不到"北京"那么远,打算回家,毕力格和达瓦却不愿意放弃,骑着马继续向东走。二锅头往回走了很远,才发现三个人的粮食都在自己的摩托车上,他急忙掉转车头,想要叫回两个人。天色越来越暗,草原上漆黑一片。这时,一辆草原巡逻车远远经过,二锅头呼喊着追了过去。并且带着草原巡警找到了迷路后筋疲力尽的毕力格和达瓦。
坐在警车上的孩子们要把球上交给警察叔叔,警察不以为然的说送给他们了,孩子们都很高兴。回到家的孩子们被焦急的家长一顿好打,毕力格的球也被妈妈踩扁了,并被罚不许出门,在家帮忙盖房子。第二天,达瓦带着其他的孩子来看国球,毕力格羞愧的拿出了已经瘪了的球,达瓦带着球和孩子们懊恼的离去了。几天以后,毕力格去达瓦家看乒乓球,却发现达瓦拿球换了巴特的铁圈,两个好朋友为此打了一架。达瓦的爸爸带着达瓦去毕力格家道歉,乔桑说草原上的兄弟好东西应该分享,用刀子把球切成了两半,分给两个人。几天以后,二锅头拿着半个乒乓球给毕力格,说达瓦一家已经迁走了。毕力格骑着马赶去达瓦家的时候,发现达瓦家的蒙古包已经没有了,恒古不变的草原宁静安详。不久,毕力格随着姐姐去城里上学,留在他视线里的家不再是蒙古包,而是一栋砖造的圆房子。在新的学校里,毕力格听见了熟悉的乒乒乓乓的声音,他循着声音走了过去,推开了乒乓球室的门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毕力格 | 胡日察·毕力格 |
达瓦 | 达瓦 |
二锅头 | 格力班 |
乔桑 | 伊德新卓日布 |
毕母 | 巴德玛 |
斯日古楞 | 金老五 |
姐姐 | 乌日娜 |
达父 | 布和毕力格 |
达母 | 萨仁高娃 |
奶奶 | 都格玛 |
小喇嘛 | 吉日木 |
职员表
出品人 | 卢斌 |
制作人 | 蓝瑞龙、宁浩 |
监制 | 王承廉、刘思平 |
导演 | 宁浩 |
副导演(助理) | 斯琴高娃、马克、崔斯韦 |
编剧 | 宁浩、邢爱娜、高建国 |
摄影 | 杜杰 |
配乐 | 吕佳佳、乌和 |
剪辑 | 江勇 |
道具 | 张士文 |
美术设计 | 张小兵 |
服装设计 | 章耿亮 |
录音 | 王砚伟 |
(参考资料来源 )
角色介绍
毕力格 演员 胡日察·毕力格蒙古孩子,无意间捡到了一个乒乓球,奶奶告诉他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珍珠,他坚信奶奶的说法,于是叫上了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二锅头、达瓦,执著地要把乒乓球运到北京当作宝贝献给国家。 | |
达瓦 演员 达瓦毕力格的好朋友,虽然个子矮小但从不肯服软。毕力格的爸爸为了不让他和毕力格因为乒乓球的事情而吵架,把球切成两半分给了他们俩,后来他随家人迁移,临走前把自己的半个乒乓球还给了毕力格。 | |
二锅头 演员 格力班毕力格的好朋友,只会骑摩托不会骑马,他骑着摩托车和毕力格、达瓦一块去北京,要把乒乓球当作宝贝献给国家,却没有想到北京这么远,再加上车子没油,他只好放弃回家。 |
(参考资料来源 · )
幕后花絮
- 拍摄第三天的时候,运送演员的面包车翻在了深沟里,一个孩子胯骨骨折,头上缝了6针,还有一个女演员锁骨骨折。
- 为了筹够拍摄资金,宁浩把家里的10万多积蓄全拿出来,加上制片人的10万,才把剧组稳定了下来。
- 片中的小演员是导演宁浩在内蒙古当地几十所学校的上千人中选出来的 。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2005年 | 第22届莫斯科儿童和青少年国际电影节 | 金天鹅奖 | 《绿草地》 | 获奖 |
评委会特别奖-莫斯小熊奖 | 宁浩、邢爱娜、高建国 | 获奖 | ||
2005年 |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人奖 | 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 | 《绿草地》 | 获奖 |
最佳影片 | 《绿草地》 | 提名 | ||
2005年 |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优秀数字电影技术奖 | 《绿草地》 | 提名 |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出品公司 | 联合摄制 |
---|---|
北京昆仑兄弟电影电视有限公司 | 北京昆仑兄弟电影电视有限公司 |
花火(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
清影映画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
---|---|
德国 | 2005年2月15日(柏林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05年6月11日(西雅图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05年10月13日(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
西班牙 | 2005年10月22日(瓦拉多利德国际电影节) |
日本 | 2005年10月22日(东京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06年4月2日(威斯康星电影节) |
美国 | 2006年4月21日(纽约) |
美国 | 2006年5月5日(圣达菲) |
匈牙利 | 2006年5月18日(电视首播) |
美国 | 2006年5月26日(加州旧金山) |
美国 | 2006年6月2日(圣拉斐尔) |
美国 | 2006年6月23日(剑桥) |
美国 | 2006年7月7日(纽伯里波特) |
美国 | 2006年7月21日(华盛顿) |
荷兰 | 2006年8月3日 |
法国 | 2006年8月4日(喇嘛电影节) |
法国 | 2006年10月11日 |
比利时 | 2006年10月11日 |
日本 | 2007年4月28日 |
影片评价
《绿草地》以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为背景,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为生活在喧哗都市的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清新感受,导演宁浩也把这个充满童真的小故事拍得趣味盎然又潜藏深意 (《南方都市报》评)。
《绿草地》是一部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影片,片中内蒙古的美丽风景、牧民们的真诚质朴、孩子们的执着幼稚,都深深打动着观众。除此之外,该片还涉及到了环境保护,女童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兼具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之风 (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