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历史博物馆

绵竹市历史博物馆与2011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其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总投资2100万元。历史博物馆是由江苏南通援建绵竹市的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整个博物馆按国家三级博物馆标准建设,馆内设有红外监控系统、可视性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等现代化安全设施,是西南地区县级市博物馆中设施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一个博物馆。自2010年9月该馆竣工交付使用后,绵竹市文管所便积极拉开了博物馆的内装等筹备工作。2010年10月28日,在市人武部、公安局的配合下,文管所将地震后寄存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达两年多时间的千余件文物接回博物馆内。
- 中文名称 绵竹市历史博物馆
- 类别 综合类
- 地点 四川绵竹
- 开放时间 2011年10月1日
发展历史
经过整理按照文物分类陈列,千余件文物分别陈列在青铜器和金银器展厅、陶瓷器展厅、字画厅等3个展厅内,全面展示了绵竹境内出土的从战国时期到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时期的文物,包括战国青铜器、金玉器、汉唐宋各代陶瓷俑为主的陶瓷器以及以迎春图为代表的各年代字画类文物,种类丰富,其中还有战国提梁壶、宋代白釉水月瓷观音、明代绵竹籍宰相刘宇亮水晶印、金乌龟等数十件国家一、二级文物,非常的珍贵。
建筑布局
建筑博物馆主要展示区平面为矩形,空间形态模拟四川盆地、绵竹大地的盆地形式,坡屋顶内凹,结合连廊水景,呈"品"字形。建筑组合形态抽象于川西传统合院式民居形式。建筑空间力图追求纯净与自然交响,给参观者完整的体验。
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墙、木墙、编夹壁墙等多种方式。博物馆以就地取用材料的原则设计,经济节约并与环境十分协调,建筑色彩朴素淡雅,力图使建筑表达出质朴凝练的气质。
馆藏文物
金龟(唐)

铜小臣佀鼎(西周)
战国提梁壶(战国)
白釉水月瓷观音(宋代)
双耳云雷纹铜瓶(战国)
吴昌硕四条屏(清·吴昌硕)
清版《迎春图》(清·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