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绣线菊亚科

2022-06-27 15:44:16 百科资料

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心皮5,离生,蓇葖果。珍珠梅属(Sobaria)的珍珠梅(S.kirilowii),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具重锯齿;圆锥花序,花白色。产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观赏植物。绣线菊属(Spiraea),灌木,单叶,无托叶;伞形或复伞房花序,花白或粉红色。光叶绣线菊(S.japonica var.fortunei),复伞房花序,花粉红色。李叶绣线菊(S.prunifolia)是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

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最原始的亚科,共有22属260余种, 包括常绿和落叶两大类群,前者是 原始类型。我国有8属100种,全都为落叶性。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心皮1-5(-12),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具2至多数悬垂的胚珠;果实成熟时多为开裂的蓇葖果,稀蒴果。细胞染色体基数8或9。

  • 中文学名 绣线菊亚科
  • 二名法 Rosacea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科学分类

  绣线菊亚科,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心皮l-5(-12),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具2至多数悬垂的胚珠;果实成熟时多为开裂的蓇葖果,稀蒴果。

  1. 粉花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亚科,绣线菊属。别名:日本绣线菊。

  落叶灌木。枝光滑,或幼时具有细毛。叶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叶缘有缺刻状重锯齿。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直立枝顶端。花密集,密被短柔毛,花淡粉红至深粉红色,偶有白色。

绣线菊

  2.喷雪花,蔷薇科,绣线菊属。别名: 珍珠花、雪柳、线叶绣线菊、珍珠梅。

  落叶灌木,高达1.5米。丛生分枝,枝纤细面开展,呈拱状弯曲,小枝具角棱。单叶互生,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叶柄短或近无柄。3-4月花叶同放,花白色,小而密集,花梗细长,3-5朵成伞形花序。

  3.麻叶绣线菊(Spiraea cantoniensis),绣线菊属。别名:麻叶绣球、麻球、石棒子、空心柳

  小枝细而密集,拱曲,无毛。叶菱状披针形或菱状长圆形,羽状脉,缘中部以上具缺刻状锯齿。伞形花序,花多且小,白色,单瓣或重瓣。花期4~5月,果熟期7月。

麻叶绣线菊

  4.紫叶风箱果,蔷薇科,风箱果属。

  多年生落叶灌木,树皮纵向剥裂,小枝稍弯曲,幼时紫红,老时灰褐色;叶深紫色,秋季红色,树型直立开展。

  5.金叶风箱果,风箱果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单叶互生,三角状卵形至广卵形,3-5浅裂,具复锯齿,春季叶子金黄色,夏秋黄绿色。顶生伞形花序,密集。5月开花,花白色,果在夏末时呈红色。

简介

  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最原始的亚科,共有22属260余种, 包括常绿和落叶两大类群,前者是 原始类型。我国有8属100种,全都为落叶性。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心皮1-5(-12),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具2至多数悬垂的胚珠;果实成熟时多为开裂的蓇葖果,稀蒴果。细胞染色体基数8或9。

突出特征

  叶互生,有托叶;花两性,5基数,轮状排列,通常具有杯形,盘形或者壶形的花筒,形成周位花;种子无胚乳。

分布演化

  绣线菊属Spiraea是该亚科落叶类群中最原始的属,它在早期发生趋异进化,衍生出形态各异而亲缘关系密切 的不同属,通过对我国各属地理分布的 分析对比,属的分布区可归纳为5个类型。对全球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世界各植物区中的属、种数统计表明,东亚区有8属105种,其中有96个特有种,是该亚科植物分布最多而又最集中 地区,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处于各主要演化阶段的落叶类型,因此,东亚区是全球绣线菊亚科植 物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也是落叶类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在北美洲,从马德雷区至落基山区一带分布着11属46种,均为特有种,显然北美洲西部也是该亚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但可能是第二分布中心。南美洲至今保存2个较古老的常绿属,即Quillaja和K ageneckia,基于此,南美洲可能是绣线菊亚科某些常绿属早期分化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中国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东亚区占绝对优势,有8属82种,其中有62个特有种,分别占该区属 、种和特有种数的100%、82%、和65%, 这些类群分布最密集地区是在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中的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西部,这一带是中国绣线菊亚科的现代分布和多样性中心,很可能是某些属的发源地。本亚科中国有8属:绣线菊属(Spiraea)、鲜卑花属(Sibiraea)、 假升麻属(棣棠升麻属)(Aruncus)、珍珠梅属(Sorbaria)、 风箱果属(Ph□socarpus)、绣线梅属(Neillia)、 野珠兰属(米空木属)(Stephanandra)、白鹃梅属(Exochorda)。

绣线菊

  由此看来,绣线菊亚科的落叶属可能起源于劳亚古陆。据化石记载,该亚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早白垩世。

检索表

  #

  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1

  果实为蓇葖果,开裂;种子无翅;花形较小,直径不超过2厘米。



  2

  心皮5,稀 (1) 3-4。



  3

  单叶。



  4

  蓇葖果不膨大,沿腹缝线裂开;无托叶。



  5

  花序伞形、伞形总状、伞房状或圆锥状;心皮离生;叶边常有锯齿或裂片,稀全缘。

  绣线菊属

  Spiraea L.

  6

  花序穗状圆锥形;心皮基部合生;叶边全缘。

  鲜卑花属

  Sibiraea Maxim.

  7

  蓇葖果膨大,沿背腹两缝线裂开;花序伞形总状;心皮基部合生;叶边有锯齿或裂片;有托叶。

  风箱果属

  Physocarpus (Cambess.) Maxim.

  8

  羽状复叶;大型圆锥花序。



  9

  多年生草本;一至三回羽状复叶,无托叶;心皮3-4 (5-8),离生。

  假升麻属

  Aruncus Adans.

  10

  灌木;一回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5,基部合生。

  珍珠梅属

  Sorbaria (Ser.) A. Br. ex Aschers.

  11

  心皮1-2;单叶,有托叶,早落。



  12

  花序总状或圆锥状;萼筒钟状至筒状;蓇葖果有2-10 (-12) 种子。

  绣线梅属

  Neillia D. Don

  13

  花序圆锥状;萼筒杯状;蓇葖果有1-2种子。

  小米空木属

  Stephanandra Sieb.

  14

  果实为蒴果;种子有翅;花形较大,直径在2厘米以上;单叶,无托叶。

  白鹃梅属

  Exochorda Lindl.

下级分类

  假升麻属Aruncus Adans.

  白鹃梅属Exochorda Lindl.

  绣线梅属Neillia D. Don

  风箱果属Physocarpus (Cambess.) Maxim.

  鲜卑花属Sibiraea Maxim.

  珍珠梅属Sorbaria (Ser.) A. Br. ex Aschers.

  绣线菊属Spiraea L.

  小米空木属Stephanandra Sieb.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