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细枝茶藨子

2022-07-16 07:58:21 百科资料

细枝茶藨子,为被子植物门、茶藨子科的一种落叶灌木,高2~4米。生于山坡林下岩石旁和山谷溪边,灌木丛中。

  • 中文名称 细枝茶藨子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 目 虎耳草目 (旧分入蔷薇目)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4米;枝细瘦,小枝灰褐色或灰棕色,皮长条状或薄片状撕裂,幼枝暗紫褐色或暗红褐色,无柔毛,常具腺毛,无刺;芽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具数枚紫褐色鳞片。叶长卵圆形,稀近圆形,长2-5.5厘米,宽2-5厘米,基部截形至心脏形,上面无毛或幼时具短柔毛和紧贴短腺毛,成长时逐渐脱落。下面幼时具短柔毛,老时近无毛,掌状3-5裂,顶生裂片菱状卵圆形,先端渐尖至尾尖,比侧生裂片长1-2倍,侧生裂片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具深裂或缺刻状重锯齿,或混生少数粗锐单锯齿;叶柄长1-3厘米,无柔毛或具稀疏腺毛。

细枝茶藨子

  花单性,雌雄异株,组成直立总状花序;雄花序长3-5厘米,生于侧生小枝顶端,具花10-20朵;雌花序较短,长约1-3厘米,具 花5-15朵;花序轴和花梗具短柔毛和疏腺毛;花梗长2-6毫米;苞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7毫米,宽1-2.5毫米,先端急尖,褐色,边缘常具短腺毛,老时脱落,具单脉;花萼近辐状,红褐色,外面无毛;萼筒碟形,长1-1.5毫米,宽大于长;萼片舌形或卵圆形,长2-3.5毫米,先端钝,直立;花瓣楔状匙形或近倒卵圆形,长约1毫米或稍长,先端圆钝,暗红色;雄蕊短,几与花瓣等长或稍短,花丝约与花药等长,花药近圆形,白色带粉红色,雌花的花药不发育;子房光滑无毛;花柱先端2裂;雄花中花柱退化成短棒状,子房败育。果实球形,直径4-7毫米,暗红色,无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细枝茶藨子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和山谷灌丛或沟旁路边,海拔1300-4000米。

分布范围

  产陕西(陇县、太白山、户县、佛坪)、甘肃(榆中、舟曲)、河南(卢氏)、湖北(巴东、兴山)、湖南(桑植)、四川(东北部、东南部、西部)、云南(东北部、西北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