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红黏土

2022-07-07 10:56:40 百科资料

红黏土是指碳酸盐类岩石经强烈化学风化后形成的高塑性黏土。它广泛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四川东部、两湖和两广北部一些地区,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红黏土是红土的一种主要类型。

红黏土一般呈褐色、棕红等颜色,液限大于50%。经流水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的坡、洪积黏土,称为次生红黏土,在相同物理指标情况下,其力学性能低于红黏土。土层中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间,给地质勘查、设计工作造成困难。

红黏土西碳酸盐类及其他类岩石的风化后期产物,其矿物成分除仍含一定数量的石英颗粒外,大量的黏土颗粒主要为多水高岭石、水云母类、胶体SiO2及赤铁矿、三水铝土矿灯组成,不含或极少含有有机质。红黏土的一般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为40%-60%,最高达90%;密度小,天然孔隙比一般为1.4-1.7,最高为2.0;一般呈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不具有湿陷性。由于塑性很高,所以尽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处于坚硬或硬可塑状态。甚至饱水的红黏土也是坚硬状态。

  • 中文名称 红黏土
  • 外文名称 adamic earth
  • 属性 土壤
  • 生成环境 亚热带
  • 气候条件 湿热

  红黏土是指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在亚热带温热气候条件下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褐红色的黏性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